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中国经济周刊》2005 > 正文
 

福布斯江西富豪张果喜:富得早还要永不倒(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15:19 中国经济周刊

  “富得早”还要“永不倒”

  细心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和张果喜同时代的一批“著名企业家”,很多早已被历史的滚滚潮流所淹没。据有关部门权威调查,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年零7个
月。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张果喜的看法与众不同。他认为,民营企业要做得强一点,寿命长一点,一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做生意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提倡‘先做后学’,在实践中摸索。这些年来做企业,我总结了一个规律,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家应具备五个力:情报力、想象力、判断力、决策力、实施力。情报力就是信息,要从四面八方调查、获取信息,包括与朋友聊天、出国考察、参加商务活动等。听到以后,想象分析这消息是否真实,如果是真的,就要判断这项目能不能搞,可行性有多大?然后就要进行决策,这时候基本上八九不离十,最后就是实施,人力物力财力全部上。”

  目前,整个果喜集团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有不少是张果喜的亲戚。果喜集团算不算一个家族式企业呢?对此,张果喜认为,“在果喜集团的中、高级管理层中有四、五个人确实是我的亲属,但这完全是按现代式管理机制来操作的,果喜集团不是家族式企业。即便是家族企业,也不能用家族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这样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我们的企业是根据不同的行业需要,本着任人惟贤而不是任人惟亲的原则来选聘人才的。”

  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张果喜有“常胜将军”的美誉,但其实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张果喜也有过失败。引进发泡材料生产线的初期,张果喜把生产线放在了老家余江县,1995年项目实施的第一年就亏了400多万。第二年他马上调整产业区域,分别放到福建、上海和深圳等工业密集和发达地区。一年后就产生了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这次经验教训让张果喜意识到生产项目的成败与区域条件有密切关联,有了好的项目,还必须放在好的地区发展。

  张果喜坦言,“我们的企业在中国,就应该了解中国的国情,应该掌握我们国家每阶段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企业的方向,所以我常讲,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不能不关心政治。还有一个根本因素,作为知名企业老总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特别关注,所以我一直要求自己要与员工和老百姓保持亲一点再亲一点的融洽关系。此外,我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为地方与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

  张果喜向记者打了个比方,钱就像是一池塘的水,满满的不外流会发臭,路人经过这个池塘会绕道走,这就是人的品质问题,有钱人如果太抠了,让人惹不起躲得起。反而,大口进小口出,池塘的水就会保持干净、清澈,这样才有人到水塘边来走走。他说,做人不合格,做生意也不可能成功。

  (文中图片由董显苹提供)

[上一页]  [1]  [2]  [3]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张果喜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