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中国企业家》2004 > 正文
 
中集:捕捉每一次产业先机 走在周期之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 17:57 中国企业家

  文/本刊记者 周 一

  连续十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集能否洞察到下一次产业先机?

  8月的某一天,在深圳中集集团研发中心8层的会议室里,向深交所官员和与会专家介绍完中集的整体战略布署之后,神情振奋的中集总裁麦伯良说起了一个细节。“也是在这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个位置,”他指着自己旁边的座位说,“科龙集团董事长顾雏军看完这些(战略规划)后说,‘跟你竞争是找死,算了,还是合作吧’。”确实,2004年初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谈到对冰箱产业的整合时,顾雏军曾坦言,“只有两个产业的整合是我比较佩服的,一是中国铝业,一个是中集,我们的整合水平还没达到那种地步。”

  “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五年前外界分析师评价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时,已经有如此结论。这个判断持续了五年,直到现在。面对这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哈哈大笑答道,“年年说有限,年年高增长!”

  8月12日,中集集团(000039)对外公布200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10.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75.36%,实现净利润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63%。按照上半年销售收入预测,2004年中集主营业务年收入将超出200亿人民币。据中集透露,从1990至2003年,中集营业额年均增长38.02%。

  尽管中集的业绩屡次超出分析师们的预期,尽管中集对集装箱产业的成功整合已有目共睹,但是即将迎来上市20周年的中集,其战略决策能力和战略转移能力都还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集装箱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唐建华表示,“集装箱海运业的景气周期过往一般为16个月至24个月。”按照分析师的预测,集装箱的全球产值不足300亿。包括麦伯良在内的中集人也承认,即使中集已极大延长了自身在这个产业里的繁荣期,即使中集正致力于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由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拓展集装箱应用领域,来提高利润,但是单一的集装箱产业必定有见顶的时候。当然,麦伯良更乐意用另一句更能让中集人接受的话来阐述中集寻找另一主业的必要性:“集装箱制造已经不能满足中集的使命”。

  “另一只脚”落地

  至少是在五年前,在澳洲出差的中集总裁麦伯良突然发现了“trailer”(拖车)—“一种很像集装箱,在高速公路上承担主要货运使命的庞然大物”。兴奋的麦伯良甚至特意拉着太太专程参观了在海外的几次物流装备展览。2000年从北京出差到大连,麦伯良执意取道高速公路,以便沿途考察高速公路上的货运装备。几年之后,2002年4月,在集装箱行业雄踞6年霸主之位的中集,在深圳蛇口宣布进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

  和早期整合集装箱产业的手法极为相似,进军车辆业务,中集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收购”,且主要针对区域强势企业。

  在两年时间里,中集就完成了车辆业务在国内的战略布局。在华东,2002年10月中集收购了该地区生产各类专用型汽车的骨干型企业扬州通华,麦伯良对其评价是“产品线最丰富,产品档次最高”;在华北,2003年5月中集收购了该区域另一强势企业济南考格尔;在华中,今年4月份连续两年半挂车产销量排名第一的驻马店华骏有限公司被中集收入麾下。

  收购同期,2003年10月在深圳龙岗地区占地33000平方米的专用车基地开始动工。五个半月之后,美国马士基公司600台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出口订单在这里完成。“从打桩到投产,164天!”麦伯良不无自豪,“全世界最快的速度!”

  有意思的是,按照正常的审批程序,深圳市政府对这个项目的审批至少需要187天,在市府相关会议上麦伯良直陈,“过了这个时间市场机会早过去了。”结果市府破例现场办公,现场通过审批。在中集的管理中麦伯良极为强调“执行力”,其向上的执行力尚如此迅速有效,平素行事风格可见一斑。

  这一系列动作如今已使中集的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10%。

  布局国内同时,这个在国际市场素有战绩的企业,在北美也从容地落下了一枚棋子。2003年6月,中集收购了美国排名第五的半挂车生产企业HPA MONON CORPORATION,相关资产的收购共斥资约450万美元,据说这比早先中集方面预期的价格低了数倍,“一直等到它破产,中集才介入收购。”

  很巧,HPA的收购完成一个月左右,2003年7月中集即获得了美国第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的大批量半挂车订单。对于刚踏入半挂车产业一年,辗转于收购、整改和扩建以及市场风险压力之下的麦伯良来说,其振奋可想而知,“这是一张入场券,它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明确向世界表明:我们进来了!”

  较早期集装箱产业的整合,这一轮半挂车产业整合的节奏明显加快,不到两年,中集生产布局已基本成形,产能已接近全球领先者。据业内分析,以目前中集车辆业务的发展速度预计,2004年中集半挂车产销量可达4万台,从2004年到2006年产值可分别达到30亿、60亿、100亿人民币。

  麦伯良对《中国企业家》杂志说:“在收购中我非常注重成本。”

  国泰君安分析师徐运凯认为,目前中集在半挂车产业的规模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明年产销量超过5万辆之后其规模效应将大大提升。徐运凯指出,在这两个产业中,中集的上下游供应链极其相似,其客户结构几乎重叠,其在集装箱领域数十年积累商誉,都可以嫁接于半挂车产业,故营运风险较其他企业要小得多。

  另外一些分析师也提出:“公司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境外公司的并购和整合风险”;此外,“目前国内的交通运输法规及运输公司的习惯行为阻碍了半挂车的推广。”但不可否认,中集在集装箱之外的第二主业,也就是它的“另一只脚”,已落地了。

  麦伯良说:“今年5月份我发现有人在研究我们。但是这个行业我已经研究了三年,启动了两年,也就是说至少对方已经比我们晚了两年。”

  洞察先机

  麦伯良确实具备某种走在周期之前、洞察先机的能力。

  198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麦伯良,偶然去中集“帮忙”画图,一个星期后,意外受邀担任中集技术员,对于这一段历史,麦称之为“因缘际会”。10年后麦受董事会之邀担任中集总裁,其间历任中集工程师、生产技术部经理、副总经理之职。

  与很多CEO不同的是,在进入中集包括后来担任总裁的13年里,麦伯良始终活跃在业务第一线。他自称,在他每年的商务旅行中,三分之二是飞往全球各地,去和一些全球著名企业的老板见面、沟通、谈判。麦甚至感慨,除了职业外交官外,恐怕国内没有人会比他到过的国家更多。这些机会使麦伯良不但积累了丰厚的国际业务经验,而且拓展了他看待产业的视野,麦坦言,“这使我会比其他CEO站得更高。”一直浸淫于集装箱市场、从下游那些顶级海运客户那里率先得到的信息,使麦伯良能够及早把握中集在产业周期波动的背后崛起和增长的机会。

  麦伯良坦言,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开始研究集装箱产业转移的趋势,1996年他深入研究整个产业格局,“我研究得很细,做企业来不得一点随意的决策。”这两次关键研究,促使麦在竞争对手尚看不清行业前景之时,果断出手——90年初期大笔收购集装箱企业,在沿海十几个城市建立生产基地;1996年产业低潮时大规模提高产能。很快在随后旺季来临时,抓准时机的中集获得了高速增长。

  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集装箱制造领域,全球前四家企业中集、胜狮、现代精工和进道占据约85%以上市场份额。而目前据中集提供资料,2004年上半年干货箱业务,中集占据58.2%的市场份额,附加值较高的冷藏箱和罐装箱,中集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8%和46%,现代精工和进道正逐步退出集装箱市场,另一主要竞争对手胜狮则节节败退。

  前后10年,几个回合而已,中集后来者居上,现在占据了全球60%的产能。

  对于现在很多想新进入集装箱产业的财团来说,中集业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对手,对于他们来说,一个相同的疑问是:“能打败中集吗?”对此,麦伯良说得很直接:“很多投资者的机会已失去了,如果五六年前有人有眼光进来的话,也许形势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2002年后中集进入第二条增长通道,同样是因为麦伯良另一远见,“全球半挂车产业将迅速大规模转移至中国,”麦伯良说,“没什么秘密,只是因为我做得早,又善于学习,我看懂了集装箱这个东西,就有把握了。何况以前我们也不断地在交学费,在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始终深入在第一线,使他对市场趋势、商业机会具有卓越的远见,而且更关键的是,他随后能迅速将这些远见反映于中集的营运。”一位业内人士对麦如此评价。

  2004年上半年的业绩几乎可以完全佐证这个判断。上半年国内出口退税下调4个百分点、钢材均价上涨40%,产业形势非常不利,但中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78%。

  这缘于麦伯良早在两年前就已预计到2004上半年全球集装箱需求将十分旺盛,并果断做了相应的投资,比如“在钢材低价之时大量买进”,以备将来适时扩大产能。当麦伯良在两年前作出这个决策时,正处产业淡季,有人对麦伯良的判断大惑不解,性格爽朗的麦伯良直言,“当时有人甚至说‘老板疯了’。”“但是就在两个月前有人跟我说:‘还是老板英明。’”

  和大多数业内外人士一样,麦伯良认为整个集装箱产业确实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趋势,但是他认为“不能将宏观上的判断,套在企业的营运上”,否则“就大错特错了”!“‘供过于求’的说法一直都有,但用它来指导企业经营,实际不灵!这一点我早就看到了!”

  第三个十年,第三个战略业务?

  半挂车将是中集的第二个“集装箱”业务吗?据分析师预计,中集车辆业务2004年当年即可实现赢利,预计净利润额在2005年可达2.5亿元-3亿元,2006年就可以高达7亿元-8亿元。麦伯良亦称,“中集(半挂车产业)产销量今年是国内第一,后年是世界第一!”但是他也表示,“(半挂车)只是未来两三年内中集的发展目标。”

  这种表态意味着中集也许已有了新的谋划。在中集的内部文件里,未来的业务发展目标被这样描述:“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但究竟这个制造巨人的触角下一步将具体深入到哪里,麦伯良并不肯透露细节,“太敏感,涉及很多企业机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紧随车辆业务之后的第三个战略业务正是由这一行字中诞生。

  但以下难题依然困扰着中集:出口退税额度逐步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步加大,内地劳动力升值呼声渐高……这些因素都正在蚕食着中集既有的相对竞争优势。

  集装箱制造和道路运输车辆产业都是显著的“顺经济周期”产业,与经济气候关联密切。在199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集收购了韩国濒于破产的现代旗下集装箱业务,成为低谷时的赢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已长到24岁的中集对现代集装箱的命运不可能不“心有戚戚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