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谈到这个新专业的设置,刘国世表示其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本专业聚焦城市化进程中伴侣动物(如犬、猫、马等)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兼具畜牧科技基础与伴侣动物领域产业创新能力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
在此之前,中国农业大学已经进行了“宠物”专业的相关尝试。
在烟台研究院,“宠物”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已连续招收了四届。
在农大本部,名为“伴侣动物科学”的微专业作为辅修课(12.5学分共9门课程),已于两年前开设,深受欢迎。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宠业新势力”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大量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高质量推进产学研结合。
记者查询《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了解到,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同比增长2.1%;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7.5%,并且呈现食品主导(占比52.8%)、医疗增速加快(占比13.9%)的格局。这个曾经的“小众赛道”,如今已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今年5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拟新增的42个工种,其中“服务犬驯养师”作为“宠物驯导师”下的新工种正式入编。
据了解,全国目前注册的宠物相关企业已超50万家,但全国持证兽医不足7万人,宠物营养师、行为训练师等细分领域人才缺口巨大。“宠物产业已成为畜牧学科新的增长点,急需大量具有伴侣动物科学知识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刘国世表示,“此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动物诊疗机构、政府及产业相关管理部门和组织等,对‘宠物’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