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心梗患者救治效率大幅提升

北京市心梗患者救治效率大幅提升
2025年06月21日 22:45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在今天举行的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腔内影像培训学院第四期会议上,《北京市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质控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冠心病介入治疗死亡率由2023年的0.10%降至0.01%,达到历史最优水平。

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腔内影像培训学院第四期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腔内影像培训学院第四期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导致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北京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D2W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病变血管的时间)中位数为57分钟,较2022年缩短10分钟,而D2W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比例达94.9%,较2022年提升10.8个百分点,医疗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在北京市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看来,这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标志着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已进入精准化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且在确保技术普及的同时,日益实现质量均质化。这一进步得益于胸痛中心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高效衔接。

“质量改进永无止境。”北京市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马长生表示,医务工作者始终追求的,就是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把可能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坚决守住医疗质量的“生命线”。

自2023年北京安贞医院牵头北京市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工作以来,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推进。该中心通过搭建介入数据填报与管理平台,开展数据上报、汇总和分析,并通过心内数据反馈、改进追踪等措施,对北京市所有开展PCI的医院进行全流程管理,为精准质控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定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会,形成“病例核查-专家论证-整改培训”的闭环管理体系。

据统计,2024年,北京市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共深入剖析536例不良转归病例,推动多家医院优化抢救流程,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北京市的协同救治网络全面升级,目前已覆盖65家医疗机构,同时依托已建立的11家区级质控中心进一步强化区县质量控制工作。

此外,北京市级质控中心定期组织专家针对薄弱区县和诊疗救治环节开展专项质控,并与区级质控中心联动,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畅通转运、救治渠道,确保急性心梗患者得到快速、规范的救治,大大提升了整体医疗救治水平。

马长生表示,今年,中心将以实现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的均质化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联合各级医疗机构,重点推进专项培训与督导,优化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推广信息化质控工具,持续提升北京市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心血管内科 心梗 北京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7 屹唐股份 688729 --
  • 06-20 信通电子 001388 16.42
  • 06-17 广信科技 920037 10
  • 06-11 新恒汇 301678 12.8
  • 06-10 华之杰 603400 19.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