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价值不在追求爆款

AI价值不在追求爆款
2025年03月13日 00:44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AI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企业关键是找准自身定位,立足长远、稳健发展。

DeepSeek风头未减,M anus已然横空出世火爆全网。国内AI(人工智能)领域风起云涌,活力迸发。

但对AI行业来说,则是巨大的投资与竞争焦虑,都怕风口换了以后,自己成为率先被淘汰的那一个。近期各互联网大厂纷纷改变路线,宣布接入DeepSeek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那么,对AI行业的企业来说,焦虑何解?

大厂不宜“花钱解忧”

这一轮围绕DeepSeek产生的AI热潮与焦虑,很容易令人想起十多年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前夜,行业内弥漫的焦虑味道,甚至比现在更大。

当时广为流行一种“船票论”,把移动互联网比喻驶向星辰大海的巨轮,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会拿到“船票”,那些没有“船票”的公司将会被淘汰。

大家都很忧虑,于是毫不吝啬地进行各种投资。于是,“ALLIN”“押注”这类赌性十足的词汇高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一方面,10年过去了,所有人都耳闻目睹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巨变;另一方面,回头去看会发现,当焦虑上头引发赌性后,互联网产业发展史上大量投资失败的案例,也是集中出现在那个时代。

比如,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雅虎收购Tumblr、百度收购91无线、腾讯收购snapchat股份、阿里收购UCW eb等。这些投资,都是动辄10亿美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百亿美元。

现在回头再看,会发现每一个收购在发生的时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都有各种看似必然的理由,也都充满必胜的信心,但无一例外地都走向了失败。

然而,与大量失败的高额并购案例相比,如果找寻成功的投资案例却又比比皆是。像字节跳动、拼多多、快手、美团、小红书等,都是风投的手笔,其中也包括各大巨头的参与。推出ChatGPT的OpenAI,最早还具有浓郁的非营利性质,马斯克和黄仁勋却都为其提供了“赞助”。

从这个角度讲,面对已经到来的行业热潮和已经产生的竞争焦虑,与自研和投资相比,并购实在不是一个最优选择,而更像“花钱解忧”。

但问题在于,大厂们对控制权天生执着,与获取投资收益相比,其更担心亲手培养出一个颠覆者,这又驱使它们更倾向于并购。这需要引起更多警觉。

别因焦虑而跟风

“太阳底下无新事”。所谓的变革焦虑一直贯穿人类社会历次工业革命始终。

比如,19世纪铁路兴起后美国有基于战略焦虑所引发的铁路泡沫;电力爆发后又出现电力泡沫,爱迪生的公司还差点因此破产。

值得注意的是,与旧时代的焦虑相比,数字时代由于变革所引发的焦虑要更严重。这是因为,新兴产业越来越具有“赢者通吃”的特征。

这一点,在DeepSeek上表现尤为鲜明。这也导致,担心被“吃掉”的竞争者不得不宁愿顶着泡沫危险也要大力参与。

从经济学角度讲,DeepSeek的成功与对AI浪潮的高度期待会导致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使浪潮更为澎湃,同时也更容易形成“非理性繁荣”,出现大量失败。

但长期来看,这种高预期又加快了新技术的布局和应用,加速了基础设施的完善,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形成创新的正外部性。也就是说,行业“焦虑”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加速了行业的发展进步。

但在微观上,对具体的AI企业而言,面对新浪潮的过度焦虑却又事关生死,焦虑不应该成为企业盲目跟风的理由。

AI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涵盖从底层硬件、算法模型、数据处理,到应用开发、行业解决方案等多个环节,企业没有必要都追求DeepSeek式的成功,关键是找准自身定位,越是乱花迷眼,越要自省于清醒、理性和耐心,坚守长期主义。

要知道,焦虑的对面是战略定力,真正留下来的,必定是那些坚持技术积累、惯于稳扎稳打、懂得战略选择的企业。

任何技术突破,最终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和市场的检验。企业若能立足长远、稳健发展,终将成为AI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AI的终极价值,也不在于某一个爆款产品,而只在于其是否真正服务于社会生产、推动产业升级、改善人们生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I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26 中国瑞林 603257 --
  • 03-17 浙江华业 301616 20.87
  • 03-14 浙江华远 301535 4.92
  • 03-14 胜科纳米 688757 9.08
  • 03-11 新亚电缆 001382 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