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以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强省建设
□孙胜显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我省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推动教育数字化,对于加快教育强省建设、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构筑支撑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底座,具有重要意义。
以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资源公平普惠
教育数字化促进了教育由线下物理空间到线上数字空间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空间的转型,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有助于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共享的教育发展格局。数字技术变革在为教育创造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数字鸿沟问题。我们既要积极适应技术变化主动作为,又要有效规避技术的局限性。
坚持公平普惠的取向,开发更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引导资源下沉。通过开放访问权限、提供免费高速网络接口和数字化设备等,积极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的优质成果覆盖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尽快将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纳入农村地区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校际互补、群体共享的教育格局。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有效弥合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以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无论是数字化资源的生产与分配,还是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均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治理原则、治理机制与治理手段。
建立教育数字化产品的认证、选用、采购、推送、应用、评价、监管和退出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型组织开展优质数字化产品开发与推广。要在班级授课制之外,积极探索将其他教育实现形式纳入各学段教育,创新教育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学习者随时随地因需学习、个性化终身学习的学历认定机制。完善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利用好教育信息的大数据管理和动态集成功能,为教育治理现代化赋能增效。
以教育数字化促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当前,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型教育模式、育人方式等不断涌现,满足了个性化学习、定制化教育和终身学习需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优势,培育更加开放、包容的教育文化。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用、学上积极探索跨国跨区跨校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我省教育的影响力。要推动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全面革新,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完善教育体系,不断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