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看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2024年12月28日 07:01 媒体滚动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谭罗敏 朱胜伟 陈 强 通讯员 王序言 图片由海宁市马桥街道提供

  海宁市马桥街道,有一条全长7.5公里的东西向主干道——红旗大道,其中4.2公里横穿海宁经编产业园区,道路两旁鳞次栉比分布着行业内响当当的知名经编企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这条大道孕育了2家主板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上市企业,承载了规上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的全国最大经编特色产业带。

  经编是海宁传统支柱产业“老三篇”之一。业内素有“全国经编看海宁,海宁经编看马桥”的说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海宁经编产业逐渐“蹚出一条新路”,在“无中生有”的基础上续写了“有中生新”的新篇章。目前,经编产业被列入省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新”,块状经济主动拥抱变化,在变革中形成“繁星满天”发展态势,折射出传统产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韧性与活力。

  无中生有:从一条乡镇道路看发展

  位于红旗大道51号的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马桥诞生的首家经编企业。“我们创业时,它叫红旗路,是一条机耕路,狭窄又颠簸,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雪康回忆道。

  叶雪康被称为“海宁经编第一人”,但在40多年前,经编产业在马桥破土萌芽时,他甚至连经编是什么都不知道。

  20世纪80年代初,红旗公社(今马桥街道)想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办一家技术含量高的乡镇企业。看着苏北县办经编厂办得红红火火,公社里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当时的叶雪康20多岁,是海宁一中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又在红旗公社粮食加工厂当过出纳,所以被确定为筹办经编厂的负责人。

  1981年,“红旗公社经编针织厂”在红旗路68号成立,叶雪康还记得,针织厂要刻公章,“经编”都刻成了“径编”,还是请教了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的老师,才搞清了正确写法。至于经编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

  “初生牛犊”的红旗公社经编针织厂敢想敢干——

  没有设备,那就想办法采购。虽然当时好机器全部供给国营企业,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海宁县乡镇企业局支持下,几经辗转买回3台“野”牌303经编机;

  没有技术,那就出去学。第二年春节刚过,叶雪康就带人前往江苏南通如东的一家经编厂,进行了2个月的封闭式培训;

  没有原料,那就横向借力。叶雪康同当时的国有企业浙江工艺毛绒厂积极联系,签订了长达10年的联营协议,由该厂供给优质化纤原料,解决了令人头痛的原料问题;

  ……

  沿着红旗路这样一条机耕路,设备、技术、原料源源不断地输入。

  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第二个春天。也是在这一年,红旗公社经编针织厂更名为“海宁锦达针织厂”,厂里得知德国先进的经编设备“KS经编机”有助于提升生产力,便投资1200万元引进了这一设备,用于生产服饰新面料,产品一上市就备受欢迎甚至出口欧美。

  在海宁锦达针织厂的示范带动下,20世纪90年代,经编企业在马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锦达也因此被誉为经编行业的“黄埔军校”,叶雪康算了算,目前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内60%的企业由锦达孕育而生。

  1998年,马桥工业园区应运而生。经过两年试水,2000年,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经浙江省计经委批准开工建设。华生科技、华昌新材料、宇立新材料等一批龙头企业快速集聚壮大,“点点繁星”汇成“璀璨星河”。

  伴随园区的发展,红旗路得到进一步美化、绿化,并更名为红旗大道。从红旗路到红旗大道,这背后不仅是道路档次的提升,更是经编产业由小变大的精彩写照。

  有中生新:经编产业变出“新花样”

  小到丝袜、汽车安全带、冲浪板、新型材料羽毛球拍,大到投影幕布、灯箱广告布、皮划艇、高端汽车的外壳……如今,海宁经编产品“上天入地下海”,马桥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经编产业基地之一。

  “我们曾靠着雨披和羊毛衫起家,到了1999年,通过做灯箱广告布实现了成功转型,但最终我们还是觉得这些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浙江华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蒋生华回忆道,曾经的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不少企业以灯箱广告布为主打产品,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漩涡。

  2011年,华生科技毅然决然进入气密材料领域。“说起经编能‘下海’,很多人不信,实际上我们现在生产的拉丝气垫布就用于冲锋舟、冲浪板上!”蒋生华说,变是永远的不变,接下来,企业准备进军超薄特种电容薄膜项目的新赛道,这种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首条生产线将于明年4月试生产。

  浙江莎特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攻数码喷绘材料、涂层材料、输送带以及快速卷帘门基布材料,早在2018年就是业内的“佼佼者”。“基布等基础材料生产门槛低,再厉害也没啥了不起!”经过深思熟虑,企业负责人蒋敏奇决定以技术创新更换赛道,向安全气囊材料领域进军。目前,企业已成功拿到了该行业的“入门证”,成为国内最大的一体成型式安全气帘棚盖基布生产商之一。

  拥有核心技术,才能拥有话语权。在马桥,越来越多的经编企业从追求规模、速度发展升级为追求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效率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传统产业才能始终焕发新活力。”海宁市马桥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谢晓峰告诉记者。

  如今,作为当地第二家主板上市企业的华生科技,其拉丝气垫材料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涤纶安全气囊丝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刀刮涂层织物产销总量位居全国行业前三……截至目前,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已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东风渐渐起,大潮滚滚而来,潮乡兴起经编园,经编花开真多彩……”歌唱家廖昌永演唱的《经编之歌》回荡在红旗大道。20多年间,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从开始只有四五家企业发展到拥有2000余家经编及相关配套企业,开发面积从0.5平方公里增加到7.9平方公里,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国行业总量的23%。

  【专家点评】

  科技创新

  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嘉兴大学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顾骅珊

  40多年来,海宁马桥经编产业不断突破自我,善做“无中生有”文章。这背后,离不开民营企业家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劲头,能够做到在顺境中乘风破浪,在逆境中披荆斩棘。

  转型升级过程中,经编产业发挥集群效应,坚持科技创新,充分释放研发潜力,并积极打造品牌,利用电商经济,使消费与需求更加匹配。这表明,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只要有敢于变中求进的思维,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点,传统产业也能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由传统产业的特点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共同决定的。嘉兴多地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着相同的市场环境和经历,其转型的过程基本是以创新为驱动力,以适应竞争环境、提高经济附加值和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市场、管理、商业模式、企业形态、产业联系等多维创新实践为具体形态的产业演进和变迁过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经编之歌 海宁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10.4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4.32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