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只差被两朵乌云笼罩,显得黯然失色。”一朵催生了相对论、一朵建立了量子力学的“乌云”预言,为物理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世界。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何时建成大厦?又有哪些“乌云”笼罩?
很少有一项通用型技术,能像人工智能这样,从年头火到年尾,始终占据2024年全球科技创新“C位”。12月13日至14日,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办的“浦江AI学术年会”,国内AI领域最顶级的学术大咖云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路径、关键技术挑战、创新协作机制。在他们眼中,属于人工智能的2025将这样打开——
五大事件看全球AI新趋势
多位与会嘉宾对2024这一领域的众多事件进行全面盘点:
1、大模型风起云涌。模型能力一节高过一节,应用一浪超过一浪,不断突破天花板。年初的Sora惊艳登场,OpenAI的草莓系列和谷歌的Gemini犹抱琵琶。
2、“定义权”不断突破。OpenAI对未来发展进行了五级分类,慢思考推理模型推出,李飞飞的AI Agent和智能空间开创认知新高度。
3、人工智能“破圈”延伸。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授予人工智能,在两项成就的背后,人工智能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通过先进的算法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人工智能不仅加速了科学研究的进程,还揭示自然界中许多难以捉摸的奥秘。
4、产业创新“无中生有”。具身智能体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更是层出不穷。就在不久前,马斯克召开人形机器人新闻发布会,更是将这一领域的热度推至高潮。
5、全球竞跑“算力竞赛”。算力万卡成为大模型企业的标配,马斯克的xAI正在向百万张卡算力挺进,连苹果、META这样的巨头也会因为慢半拍而出现焦虑。学术界在“AI for Science上”(科学智能)空前钟情,各领域学者纷纷介入,算力建设在国内得到空前重视,算力榜、算力枢纽布局建设,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新篇,总平台、总链长的作用开始显现。
“2024年既是我们加速追赶的一年,又是在前沿领域和新赛道上奋力开拓的一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说,多模态大模型百舸争流,与世界的差距快速缩小,垂直大模型在各个产业渗透扩大;华为昇思开源共建框架取得重要进展,数字人悉数登场,具身智能落地的呼声迭起,人形机器人你追我赶;场景驱动受到多地追捧,带动各行各业先用起来,形成早应用、早受益的氛围。
五个方面品AI技术新未来
超过150名来自全球的专家与青年学者参与讨论,更有超过3千多名同行线下注册参会,面对科学智能、工程智能等新方向,直击人工智能“黑盒”等前沿性话题,院士学者们认为,需要构建创新协作平台,发挥人工智能实验室连接器、放大器与加速器等作用。
谈人才,扎根布局显成效。“人才引进是科研的关键。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和大家分享:除来自国外的外,我们成功引进多位国内大学毕业的人才。他们的创新成就和工作成果和其他人不相上下。我们可能已经进入一个转折点,如果我们能够产生一流的博士生,不仅意味着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加入,也代表指导他们的科研团队和师资已经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
上海AI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
谈合作,出题比解题更重要。“大家都在讨论人工智能领域的尺度定律(Scaling Law),数据越多、算力越强,模型性能越好。然而这一定律不仅影响算力和数据,更要思考,我们如何将研究者规模化。任何一个团队的研究都是有限的,需要我们既要更好进行团队协作,还要前瞻性提出问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
谈方向,要让“黑盒”变“白盒”:“虽然现在模型产生如同‘黑盒’,我们还没有搞清楚里面的机制。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必须要将这个越来越功能强大、地位重要的黑盒子搞清楚。要回归本原,人工智能到底要干什么,我们在学什么、怎么才能把它作对,将其变成一个科学的问题,将其‘白盒化’,否则就被人为过度解读。”——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兼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马毅。
谈突破,应用要“有用”且“稳定”。“有别于科学智能,工程智能更直接地面向工程实际提供服务。它正在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方向,世界上的工科大学也都在纷纷推进这一领域研究,这项工作需要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实验室、科研院所,特别是企业的共同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
谈前沿,要跳出现有范式找路径。“世界模型的构建是智能体(如自动驾驶系统和机器人)用来感知和理解外部环境的核心。世界模型模仿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将外部环境的信息转化为内部可操作的模型,这使得智能体能在当前状态下预测未来变化,从而有效指导决策和行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