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构建智慧生活新图景

“AI+”构建智慧生活新图景
2024年12月13日 05:52 媒体滚动

参会观众与机器人下棋。 (智博会组委会供图)

□ 本报记者 孟旭 王俊杰

12月10日至11日,2024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大会以“以智提质·向新而行”为主题,聚焦大模型、AIGC、具身智能、工业AI等行业热点,通过创新创业大赛、主题论坛、展品展示、新品发布等环节,充分展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和产品。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首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并出台专项政策予以鼓励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和产业集聚地。作为中国四大人工智能综合性展会之一的智博会,在园区这片热土上连续举办了六届,成为透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扇窗口。

在今年的会场上,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三届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等多位业内大咖齐聚金鸡湖畔,带来思想的交锋与碰撞。未来,人工智能将如何颠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记者从智博会上找寻答案。

“具身智能”走进人类生活

“Wanda,我想吃一份减肥餐。”“好的!”在厨房场景里,伴随着人类指令的下达,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Wanda稳稳抓起一旁柔嫩易碎的豆腐,开始协助人类做豆腐汤。电影里的科幻图景在现实中上演。

“Wanda是我们创新研发的世界首款量产消费级全尺寸通用移动仿人机器人,计划在明年推向市场。”UniX AI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蔡放向参展观众介绍:它的头部3D视觉可实时感知环境、定位和导航,让它能够在家庭空间内自由自主走动;而灵活的夹爪机械臂可自主抓、捏、提、捡各种物品,协助人类处理多种家务或工作。

智博会现场,除了Wanda这样的机器人保姆,一起亮相的还有一分钟就能做好一杯咖啡的机器人咖啡师、技艺高超且能不断自主学习的机器人围棋手以及可以在特殊作业现场代替人类工作的机器狗……一众机器人、机器狗的出现,让“具身智能”的概念变得生动而具象。

“具身智能”,即AI进入物理世界进行交互的载体,不仅强调AI对信息、数据进行计算或处理的能力,还包括AI与物理实体及其环境之间的交互能力。眼下,“具身智能”正在逐步走进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也成为人工智能应用最热门的方向。

“智博会的全称里有‘应用’两个字,这是非常前瞻和务实的。我赞赏‘先用起来’的理念,这并不是急功近利。恰恰相反,‘先用起来’更加符合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的规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认为,当前,大模型引领的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人形机器人这样的“具身智能”,既是苏州乃至中国制造业优势发挥的重要领域,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从云计算、虚拟现实,到大数据、算力支撑,再到大模型、具身智能……全球智博会自2018年首度推出以来,始终紧跟产业发展潮流,累积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迄今共汇聚1200余家参展企业和团队,累计邀请专家学者1000余位,组织行业龙头、“国家队”与近100家本地企业对接交流,成为链动全球科创资源、优化产业创新生态的重要平台。“AI热潮之下,既要追风口,但更要保持理智与冷静。”梅宏说,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地,这背后是数年如一日、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初心与定力。

“AI+”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场景应用井喷,意味着‘AI+’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孙凝晖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已渗透进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AI+旅游,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旅游行业专属大模型,为游客提供智能行程规划、酒店预订、旅游问答等服务;AI+教育,苏州清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24K智能自习室,采用GPT大模型实现虚拟老师教学;AI+医疗,苏州市元合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数字化康复辅具系统,既能精准匹配患者的身体特征,还能根据康复进度进行智能调整……在需求端,AI与制造、医药、交通、医疗、金融、教育、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

“传统行业更需要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来自北京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带来了他们的太阳石矿山大模型“矿山视巡”V1.0产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矿山软件研究院院长李昊介绍,该项目产品可针对煤矿多维度应用场景的具体需求,从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算法模型层、应用服务层、安全可信与测试层、行业生态层六个层面进行建设,不仅能提升煤矿生产效率,还能通过智能化手段减少矿工劳动强度、提高矿工工作安全性。

牢牢把握“AI+”带来的新一轮机遇,苏州工业园区利用智博会这一平台持续发力,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在本届智博会上,总投资额近10亿元的25个“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园区。工业AI应用论坛暨“人工智能+”供需对接会同期举行,通过供需双方深入交流与对话,未来将催生更多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

作为全球智博会的自有品牌大赛,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两届,围绕人工智能技术,重点聚焦制造、医疗、金融等领域的产品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全面升级,现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机构参与最多、投资额度最高的赛事之一。今年,大赛在全球招募近200支参赛队伍,先后在首尔、北京和西安举办了三场路演海选,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在苏州决赛现场诞生了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我们希望通过参与大赛,展示产品和技术,获得各界关注,推动更多成果落地。”中科海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义透露,“此次参与大赛期间,好几家投资机构表达了对我们项目的浓厚兴趣,目前正在进一步交流中。”

1800家企业托起产业高地

智博会开幕式上,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博士后联合中心揭牌。该中心由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牵头,组织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共建人才攻关联合体,通过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加强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

“高层次人才对于新兴产业的意义不言而喻。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博士后联合中心,是苏州工业园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又一探索性举措。”园区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说。事实上,园区从2016年起便开始了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性布局,先后出台多轮行动计划,2021年起成为苏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全面开启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篇章。为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探路,一直是园区的使命与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园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董事长、总裁张峰对此如数家珍:园区通过聚焦一个特色产业、制定一个产业规划、组建一家国资公司、建设一个功能园区、引进一家大院大所、设立一只产业基金、成立一个服务机构、集聚一批龙头企业、搭建一批合作平台、打造一个品牌盛会的“十个一”特色机制,致力于打造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落地的全流程创新体系。

眼下,聚焦工业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大模型、IT+BT等重点方向,园区已集聚相关企业超1800家,其中上市企业20家,2023年产值达1006亿元,培育了华兴源创、同元软控等细分赛道行业龙头,微软、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相继在园区设立软件研发或创新中心,汇博机器人、聚合数据等一批企业获评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重要增长极。

就在上个月,商务部印发《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和工业企业深度协作”,为园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持赋能。乘着政策东风,园区热情拥抱人工智能产业的美好明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
  • 12-19 国货航 001391 --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20.32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