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 为世界贡献非遗保护“中国方案”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 为世界贡献非遗保护“中国方案”
2024年12月11日 18:56 南海网

南海网记者 陈望

12月5日,对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来说是一个载入历史时刻。当晚,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转名录程序。近些年,海南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护机制、增设非遗工坊、建设产业联盟、建设原材料基地……这一系列保护成效,既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贡献了非遗保护的“中国方案”。

同时,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代表作名录》,这也表明中国非遗保护成效显著,并获国际认可。

成功“转名录”彰显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果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这对海南来说有何意义?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纺染织绣技艺之一。这种海南黎族在制作衣被用品时使用的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名录》,其代表性产品称为黎锦。

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

2023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启动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工作。历时一年多,成功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这其中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此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将更灵活、有力、高效。另一方面,这既展现了海南省在非遗保护工作和黎锦技艺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有助于彰显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体现了我国履行非遗保护责任和兑现承诺的大国担当,坚定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焦勇勤介绍,转入《代表作名录》代表该技艺在艺术价值、技艺水平等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最高水平,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入《代表作名录》的“含金量”有多高?焦勇勤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需要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技艺水平、保护水平、传承情况、社区认可度、文化认同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并从多个非遗项目中脱颖而出。

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凝结了黎族先民的智慧与心血,体现了他们极具创造性的智慧。”省文化馆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虹霓表示,在该项技艺成功“转名录”的基础上,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将继续推动该技艺的保护、传承、传播等工作,让这项技艺以更新潮、有趣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大家共享保护成果。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容亚美认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的成功,是对海南这15年非遗保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所有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技艺的人们的鼓励,她深感欣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这项古老的技艺感兴趣,并学习使用传统工具和材料,探索将黎锦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新方法。我坚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一定能带着先人的智慧结晶永久流传。”

从濒临灭绝走向繁荣发展这门技艺用了15年

从濒临灭绝走向繁荣发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用了15年,海南是如何做到的?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掌握该技艺的黎族妇女在20世纪50年代约有5万人,到20世纪70年代数量减少了一大半,2009年时人数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这项技艺的传承陷入危机,濒临灭绝。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后,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这一技艺的保护,各级政府部门先是开展了大量的普查与保存工作,其后又从多方面推进传承发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走进校园。省旅文厅供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走进校园。省旅文厅供图

海南改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的生活条件,给予传承人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并要求代表性传承人开课授徒;五指山、三亚、保亭等市县广泛打造黎锦传承村和开设传习所,扩大传承人队伍,卓有成效地发扬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促使该技艺传承后继有人;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该项技艺实践课,乐东、陵水、昌江、保亭、琼中、白沙等地建成了5个300平方米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和16个传承村;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研培计划”、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护机制、增设非遗工坊、建设产业联盟、建设原材料基地……如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已超过2万人。

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走入米兰设计周,走上巴黎时装周秀场,在马耳他、德国和保加利亚举行巡回展……近年来,这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也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织黎锦。省旅文厅供图

千百年来,黎族人民将民间传说、农耕场景、日常生活、美好祝福等通过黎锦来表达。如今,时尚化、潮流化、年轻化、国际化设计的黎锦手提包、零钱包、书签、桌旗、改良黎锦服饰等美观又实用的黎锦文创产品,走进海南各大旅游景区(点)、热门商圈和机场的商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别具特色的海南伴手礼。

“黎锦不应仅仅摆在博物馆里或者织女的家里,应该以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与黎锦“结缘”十多年并一直致力于黎锦产业化的海南锦绣织贝公司董事长郭凯,主营的黎锦周边产品多达2000多种,黎锦制作成围巾、丝巾、饰品、箱包、壁画和旗袍等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黎锦文化传承和发展需更多“技法”

从“保护力”转轨到“可见度”,海南如何传承和发展黎锦文化?从“保护力”转轨到“可见度”,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要想织就新“锦绣”,还要创新更多“技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的成功将成为国际非遗保护经典案例,黎锦也将成为重要的国际文化传播品牌。

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展示黎锦。省旅文厅供图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展示黎锦。省旅文厅供图

目前,海南正在拟制《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年)》,争取到2029年,全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传承发展体系更加健全,保护传承水平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更上台阶,国际国内传播更广泛更深入,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靓丽文化名片。

“我们明年将加大黎锦传承人的培训力度,为黎锦技艺的传承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郭宏明说,昌江的黎锦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不断提升黎锦传承实践能力,增加传承人数量,举办更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并积极投入黎锦文化产品的创新开发工作,推动文旅融合,让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怎么走?焦勇勤建议,从制度上,海南应加快完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相关规划和保护条例,并在机构设置上探索开展专班保护;在传播方面应更加突出“国际化”,积极走出去与东南亚、中东地区的织锦文化交流,举办纺染织绣技艺国际论坛和展会,加强国际传播,让黎族文化走得更远。此外,焦勇勤认为还可以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探索黎锦高水平产业化的发展和全产业链的打造。

“让黎锦成为海南的靓丽文化名片。”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正在加快自贸港建设、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省份,将持续健全黎锦技艺的保护传承体系,不断提升保护传承水平。

通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遗产项目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在认识和利用植物纤维、染料的长期实践中,黎族妇女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类技艺构成的完整体系。以此制成的纺织品,如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统称为“黎锦”。

  (总台记者 赵继哲 李伟林)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靖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非遗 黎锦 海南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9 国货航 001391 --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23.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