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繁华的东四,数百年来,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群,它的兴衰也融入北京城层层叠叠的历史。向西漫步至五四大街东口,视线会不自觉被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所吸引:飞檐阁楼式的大楼,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四周廊榭围绕,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令人倍感亲切。它就是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与近在咫尺的故宫、景山、北海相比,虽然历史不是那么悠久,但中国美术馆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与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群遥相呼应;中国美术馆又以浓厚的艺术氛围,与北京城厚重的历史浑然一体。60多年来,中国美术馆一直都是首都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的文化设施之一,为人们带来艺术的滋养。
建筑风格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馆是首都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的中国美术馆,正在朝着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而奋力向前,这对首开集团,尤其首开房地集团旗下的房修一建筑公司和首华建设公司而言,同样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因为六十多年前,就是这两家单位的前身企业——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到中国美术馆的建设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的汗水,在北京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美术馆经常举办各类知名艺术展览
艰苦条件下书写非凡历史
首华建设公司原离休干部秦仲远,60多年前,便参加了中国美术馆的建设。秦仲远在生前,曾经深情地回忆过那段燃情岁月。虽然时光久远,但有些记忆依然历历在目。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上下一派欣欣向荣,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首都北京的各项建设更是如火如荼。
1958年11月20日,中国美术馆正式动工建设。建筑工程部工业设计院总工程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简称“美协”)会员戴念慈负责设计,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承担施工。
1958年中国美术馆施工人员号牌
老一辈建设者在中国美术馆的建设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这一年,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的秦仲远和400余名职工,积极投身到中国美术馆的建设中。
根据档案记载,冯光斗(已去世)是当时的工地主任(相当于现在的项目经理),刘鹤奇(已去世)是当时的工长,赵进臣(已去世)负责开搅拌机,秦仲远负责的是结构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原房修一公司三处的工人崔金钟,参加了美术馆工程封顶的相关建设工作,目前仍然健在;还有刘以振、荣光、李光永……不管档案上有没有记载,他们都是这段非凡历史的书写者。
60多年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刚刚起步。那时,我国的生产力还不发达,物资供应并不充分,中国美术馆的建设历经了一些曲折:1959年2月,中国美术馆的建设因多方原因缓建。1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后,相关单位提议用国庆竣工工程的剩余物资材料和款项,继续完成美术馆工程主体项目。1960年下半年,美术馆主体项目全面恢复施工。
在多方的努力下,中国美术馆最终高质量完成:
1961年11月15日,中国美术馆主体工程项目竣工。1962年8月1日,中国美术馆配套工程项目开工,1962年11月30日竣工。1963年6月1日,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中国美术馆”馆名。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时美术馆主体工程建设的诸多细节渐渐湮没在历史深处,这难免让当今的“首开人”感到一丝遗憾。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老一辈建设者一定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克服了当今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完成这项工程。
建成后的中国美术馆,一直是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
就着棒子面和豆渣完成任务
秦仲远在生前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62年,中国美术馆还没有全面完成施工建设,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1962年5月22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即“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为配合展览,秦仲远和同事们吃住在工地,分三班24小时轮流施工。当时,粮食实行定量供给,而他们从事重体力劳动,非常消耗体力,如何让大家吃饱成了一大难题。秦仲远和同事们想到一个办法,他们为一家供应单位磨豆腐,而磨豆腐会剩下一些豆渣。经过协商后,他们拉回豆渣,与棒子面和在一起,烹制一些食品。正是靠着这些豆渣与棒子面,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大家圆满完成了任务,展览按时开幕。那次展览一直持续至7月1日,参展的美术作品共1115件,工艺美术作品和设计图稿355件,美术出版物544件(幅),这个展览在当时引起了极大反响。
从这个故事背后,人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秦仲远等老一辈建设者当年在建设中国美术馆时忘我工作、奋勇前行的身影。
事实上,据《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志》所记载的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同一时期修建华侨大厦时的优异表现以及受到的赞誉,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美术馆建设项目的对等评价:
华侨大厦原由北京市建筑工程局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58年7月完成基础后因故停工。1959年1月,移交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房修一建筑公司前身)施工。修建工程公司在“争取时间”的口号下,仅用三天就做好了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1959年1月22日工程复工,8月25日竣工,提前7天竣工并交付使用,获得“交工迅速、质量良好”的验收评语。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香凝接见并宴请了施工人员,全国群英会授予华侨大厦建设者“全国建筑行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如今,老的华侨大厦拆除重建,已变身为现代化的大楼。与它毗邻的中国美术馆,仍然以最初的经典面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房修人和“首开人”的精神寄托。
中国美术馆在建筑细节上精益求精
收尾工程尽职尽责完成
目前,虽然关于中国美术馆主体建设工程的档案并不多,但幸运的是,首开房地集团还保存着中国美术馆收尾工程以及配套项目的相关档案,细细研读,老一辈建设者的工匠精神,仍然鲜活而生动。
根据档案得知,1960年3月,中国美术馆的主体工程大部分建设完成,还剩下安装钢门、灯具,以及刷油饰料、庭院平整等收尾工程。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计划在当年“五一”之前,除部分钢门、水泵房等需要等待订货的部分外,基本完成收尾工程。
为此,他们做了详细部署:工地的工人由340名增加到400人,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土建增加70人,古建增加10人,水电机工减少20人。
在此次收尾工程中,庭院平整是重点。当年3月底,室外的给排水已与市政管道接通,电话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道均已回填,庭院的路面以及拆房大部分完成。
在400名员工的齐心努力下,4月初,收尾工程基本完工,只待钢门、开关机以及灯具到货安装后,统一进行修补,然后再做最后的二道粉刷。
此时庭院部分也已完成全部拆房、庭院平整、渣土外运等工作,庭院的临时照明设施拆除,并完成与市政线路的接通,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收尾工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原材料紧缺,而且有些材料在外地生产,运输上比较耗时间,为此,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的员工们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这份档案既是老一辈建设者“工匠精神”的体现,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的真实记录。这也不得不让后人感慨,老一辈的建设者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建造出一幢幢堪称艺术品的建筑。
如今,中国美术馆的一砖一瓦仍体现着老一辈建设者们的匠心
精益求精完成配套工程
1962年5月,相关单位召开了会议,讨论中国美术馆工程配套项目设计方案。此次配套工程包括暖气、通风、电气、围墙和厕所等。
为了尽快完成配套工程,会议结束后,相关方面选派具体负责人员组建了联合办公室。作为工程的承建方,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更是派出人员驻扎现场,以便随时与多方沟通。
8月1日,配套工程正式启动。因为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公司的工人师傅们稳扎稳打,工程进展很快。在当月的一次会议上决定成立验收予检小组,筹备即将到来的验收。在验收小组的名单中,秦仲远是公司的土建负责人,刘以振是公司的水电负责人。
在此期间,主管方根据施工情况提出了意见,公司则积极配合进行修改。主管方提得细致,公司改得认真仔细:主管方提到“日光灯镇流器起火问题”,公司则向大栅栏厂特制了镇流器3500个;主管方提到“各楼层磨石地有污点,地面补修过的颜色不一致”,公司表示,与设计院商量确定返修方法后一并施工;主管方提到“一层东厕所缺一道白油”,公司答复“马上补上”;主管方提出“各卫生间栏杆有缺损”,公司表示“最后一起补齐”。
翻看这份泛黄的档案,老一辈建设者严谨认真的形象,如在眼前。
1962年10月10日,多方召开关于施工进度以及验收接管等方面的会议。这时美术馆临时提出需要增建临时自行车车棚、传达室以及汽车房等项目。公司及时做出调整,迅速完成了这些项目。
11月14日,美术馆配套工程的竣工验收会议召开,主管方对验收进行统一安排。在这次会议上提出,验收完成后,使用单位——美协派人接收的日期为12月1日。这也标志着,中国美术馆配套工程正式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档案上,我们还看到老一辈建设者秉承着为国家节约的原则,在有限条件下把建筑工程项目做到极致的美好品质。
当时,主管方认为工程的某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比如灯光照度、侧高窗加遮光片、门套做面砖石膏花以及东西侧厅做面砖等,但根据美协的意见,这几项暂缓修改,“待使用一段时期,结合国家经济条件再行考虑新的更完美方案”。
在配套工程中,还有剩余的若干材料,如琉璃瓦、遮光片、玻璃等,主管方也责成美术馆与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提出清单,共同研究处理办法。
中国美术馆已成为首都重要的文化设施,为人们带来艺术的滋养
承袭红色基因 营造经典建筑
从这些档案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的员工们不仅一丝不苟地对待工程建设,还有着高尚的家国情怀。
其实,熟悉首开房地集团的人都知道,这种家国情怀是与生俱来的。追溯其源头,这种情怀来自延安时期就有的红色基因。
房修一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其历史再往前可追溯至延安时期。当年,一批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在延安时期、西柏坡时期为党中央机关服务,新中国成立前后服务于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及机关修建办事处,参与了中央直属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和文化教育等工作。其光辉的历史根植于延安,走过西柏坡,又在北平和平解放中立下赫赫战功。
这样的红色基因也融入每一位职工的血脉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的每一位职工,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一代代首开人承袭红色基因,营造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建设项目的工地主任冯光斗,就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者。
冯光斗,1926年10月出生,河北饶阳人,193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至1941年,冯光斗任八路军120师三支队战峰剧社宣传员。120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
1941年至1945年,冯光斗任358旅警卫排长等职。
1946年,冯光斗在饶阳县民政科工作,1949年在政协筹备处政务院机关合作社工作,1952年5月在北京七建公司三工区任主任,1954年2月在政务院房管处任工程队长,1957年在北京市房修一公司、房修二公司任主任、副经理。
秦仲远,参加中国美术馆的建设时,虽然不到30岁,但已经是一位老革命者:1949年2月,年仅19岁的他便参加了革命。
正是有了这些信念坚定的革命者的引导,为了正义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信仰才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以及后来的房修一公司,才会数十年如一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70年过去,社会不断发展,北京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不断壮大,发展为房修一建筑公司和首华建设公司,而这两家公司又发展为首开房地集团的所属企业。通过70年的发展,人们也可以看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他们的红色基因始终未曾改变。
校检:张萌 申瑞秋 孙扬
审核:陈静思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