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听说台下有3700多位学生。这可能是我上的最大的课,对我来说挑战很大。这是一堂‘思政大课’,我理解的这里的‘大’就是要说清大道理、涵养大情怀、修炼大智慧。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大家有所收获。”主讲人一段开场白后,正大体育馆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12月10日下午,2024级全体本科生齐聚正大体育馆,共同聆听本学期“强国之路”思政大课最后一堂专题大课。
主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复旦大学1978级校友包信和以《争做民族复兴栋梁 勇当科教强国先锋》为题,与复旦青年学子共享思政“大餐”。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海红、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雷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
01
小岛里走出的复旦学子
“国家命运和个人成长和发展究竟什么关系?今天,我想用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1959年8月,包信和出生在江苏扬中一个四面环江的小岛上。高中毕业作为知青下乡务农,“拨乱反正”后回到小镇,在一家制药厂工作。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次年,包信和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第一次走出小岛,走进大学殿堂,在这里完成他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学习。
1987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复旦培养的为数不多的博士生毕业生,包信和留校成为一名讲师,成为邓景发院士《物理化学》课程助教,并为研究生主讲《表面物理化学》。当时,国家鼓励留学深造,“时任谢希德老校长为我写了留学推荐信”,一年后,他获得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5年,响应国家号召,怀着一腔热情,包信和选择回国发展,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启20年的科学攻关。2015年,包信和回到母校复旦大学任常务副校长,两年后,他成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从研究者到教学科研管理者,我重新走上教书育人的岗位,也是得益于国家提倡的科教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等政策。”
屏幕上,曾刷屏的“1901和2021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图”、经历战火摧残前后的加沙大学对比图,是那样醒目。“我非常幸运。如果没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许我就不会有机会在这里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个人如水滴,国家如大海,水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包信和说。
02
“党和国家的召唤,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段IFs世界GDP动态演化和经济预测视频,呈现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与世界GDP动态变化,从落后到赶超,中国的迅速发展,清晰可见。
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处于世界并行领跑水平;研制并成功发射墨子、悟空、实践十号、碳卫星、慧眼,在战略高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突破;拥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谱系化深海装备,引领我国海洋科考进入万米时代;高技术产业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兴奋,也让我们自豪,也给我们每个人创造了发展的机遇。”
那是不是意味着一切都完备了?包信和提醒同学们要客观认识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我国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以iPhone的获利构成为例,包信和表示,在价值链中没有技术含量可言的领域,即便付出强劳动力,获得也是最底层的、少之又少的微薄利润,“这是中国创新之殇”。
从基础研究差距、产业中低端问题到能源本征安全和现实安全面临的挑战,再到国际局势中美国“高墙小院”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打压,包信和向在座的同学们列出中国亟待解决的六大“卡脖子”问题,分别是:高端制药、高端传感器、高端轴承、高端科研仪器、航空发动机、高端芯片。
“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面临过一样的封锁。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自立自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研究人员为之努力。在座的同学们,这些国家所需、国际所急,都与你们息息相关。党和国家的召唤,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03
“我们仍然需要‘两弹一星’这样的精神气”
“我接下来讲的东西可能有一点‘鸡汤’,但我觉得很重要,对现实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包信和郑重地说。
PPT上,显示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照片。从中国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到由谁来做、怎么做,再到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包信和结合史料娓娓道来。调集全国精英科研力量,119天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开创中国尖端技术多个第一……
投身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的郭永怀先生争分夺秒从事试验,最后不幸坠机,牺牲时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只为保护珍贵的绝密文件。讲到这里,包信和有些激动和哽咽。
“郭先生是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我接过先生的接力棒,做了第五任系主任”,先辈留下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也如接力棒般传递。
如今,包信和也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在场的复旦青年学子。“‘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精神气。”
杨承宗先生说:“出国是为了祖国,回去也是为了祖国。”彭桓武先生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先辈们的家国情怀,似历史深处闪烁的千万光点。
“争做复兴栋梁,勇当强国先锋。”课程的最后,包信和以12字与全体同学共勉,“祝你们在复旦大学学习愉快,创新愉快”。
04
“把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在热烈的掌声中,包信和结束授课,拿着话筒走下讲台,走到同学们中间进行交流。
24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徐喆昊想了解:如何才能让自身发展更好贴合时代需要。
“我认为在本科阶段打好基础很重要”,包信和回答。“可以多去实验室找老师交流,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把时代需要和个人兴趣结合起来,会更好增强学习研究的自主性。”
24级药学院药学2班的时莺桐提问:“交叉学科对‘全才’的要求是否和‘专精’矛盾?”“专业之间必然有联结互通的地方。全面广泛的知识掌握,一定是创新钻研的基础。”
“该怎样将人工智能精准应用于能源化学研究中?如何用到模拟复杂催化反应过程,以加速新型能源材料研发进程,降低成本?”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24级计算与智能领军人才班的柯涵提问。“你的想法很新颖也很有意义。催化剂结构的变化和蛋白质的构型变化相似,但此类跨学科融合的实践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开动脑筋。”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4级社会科学试验班的钟王煊想了解青年一代未来可以聚焦的具体科创议题。包信和建议,青年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了解他国的研究体系、科研文化,并与中国实际结合,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05
思政大课走过第一年
今年是复旦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年,“强国之路”思政大课3月开课以来,像这样3700多位学生共上一门院士、名家的专题大课,在正大体育馆已有4次;在相辉堂分学科大类,邀请院士、文科资深教授、专家学者、知名校友开出学科大课24次。让“大家”讲给大家听,让各学科优秀师资多场景融入学生,让各界英才走上讲台、走入学生。
除了专题大课、学科大课,2023级、2024级本科生还分别参加了由院系学科领军人才开设的小班讨论课;到复旦大学在上海首批建设的193个有深度、有感染力的思政大课基地参加现场教学;通过课题申报,自由组合,形成694个课题组,进行探究式学习。
从全校一门课,到全社会一堂课,通过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的螺旋上升式认知闭环,努力引导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复旦大学“强国之路”思政大课走过第一年。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文 字
赵天润、王双艺
摄 影
戚心茹、孙宇瑶
责 编
赵天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