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奏响乌苏里江畔民族团结“同心曲”

王浩:奏响乌苏里江畔民族团结“同心曲”
2024年12月11日 11:13 黑龙江新闻网

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带领全乡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从“种”风景到“育”景点,再到“创”品牌,打造出了乌苏里江沿线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他利用“伊玛堪”传习所、食鱼习俗传习基地、桦树皮技艺手工坊等平台,广泛开展传习活动,培养赫哲族文化传承人,让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擦亮“蜜淌乌苏里·鱼跃赫哲乡”四排靓丽名片,谱写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新篇章。

他就是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党委书记王浩。在9月27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王浩身着赫哲族服装,手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证书,心潮澎湃。他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也是一份前进的动力,今后要再接再厉,努力做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者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

王浩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现场王浩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现场

以文兴农,谱写特色农业新篇章

自2022年担任四排赫哲族乡党委书记以来,王浩在田间、炕头同赫哲族乡的村民们“拉家常”、讲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成了他的日常工作之一。

四排赫哲族乡位于乌苏里江西畔,东与俄罗斯一江之隔,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赫哲族乡之一,也是《乌苏里船歌》的诞生地。经过深入调研,王浩意识到要想长远发展,就得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势,探索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他带领群众融合文化元素,发展观光农业,成立了赫津谷物专业种植合作社。打造“综合种养”鸭稻、蟹稻、鱼稻景观示范田500亩;建设观光塔、农田栈道和具有赫哲族元素的稻田画100亩;让来到四排赫哲族乡的游客们体验新奇的农田景色。

与此同时,王浩推出了“订制农业”,发展“私人订制”优质稻花香米示范田5000亩,与省外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年均接收订单上千吨;与快手网红合作直播带货,进入“耕种食客”“南海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日均接单500公斤以上。2023年,赫津谷物专业种植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

王浩利用乌苏里江流域水源优势,成立了“伊玛哈”赫哲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示范区”发展模式,开展名特优养殖示范推广,2023年入社农户6家,网箱养殖鳌花10万尾,小龙虾130亩,可观的效益让特色养殖深入民心。2024年入社报名农户增至15家,网箱养殖鳌花20万尾,小龙虾300亩。在王浩的努力下,四排赫哲族乡初步建成了乌苏里江名优鱼养殖基地。

走访稻田基地走访稻田基地

以文促旅,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王浩依托四排赫哲族乡资源要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他带领全乡各族群众依托乡内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吸引了近3亿资金建设完成“乌苏里船歌”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乌苏里船歌”百里黄金旅游带项目,四排赫哲族乡也被评选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集渔猎生活、非遗文化、鱼宴美食、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随着景区的建成,来四排赫哲族乡的游客络绎不绝,有效盘活了旅游资源,激发了特色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带动全乡村民发展渔家乐、特色民宿20余户,为1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借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王浩带领村民以赫哲族传统节庆为载体,每年举办开江节、河灯节、“嫁令阔”大赛等大型活动数十次,旺季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通过宣传,成功吸引“索伦三部”、上海“小笼包”、海南“小海狮”等旅游团队,来到四排赫哲族乡体验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2023年,四排赫哲族乡共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产业收入达400余万元。

传承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扎根基层,浇灌民族团结幸福花

身为四排赫哲族乡党委书记,王浩始终以各民族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动员全乡干部群众齐发力,构建边陲赫哲族乡治理新格局。他牵头建立了以便民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网格管理为依托、以部门联动为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32名专兼职网格员坚持“登门纳谏、开门恳谈”,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四排赫哲族乡被评为全省首批平安边境模范乡镇。

怎样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同时将特色文化变为特色产业?王浩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头雁示范效应,利用“伊玛堪”传习所、食鱼习俗传习基地、桦树皮技艺手工坊等平台广泛开展传习活动,培养赫哲族文化传承人,提升赫哲族文化影响力。他依托四排赫哲族风情园创客孵化中心,建立了“赫哲姑娘”鱼皮手工艺合作社和非遗就业工坊,开展鱼皮和桦树皮制作技艺学习。2023年,工艺品销售增收30余万元。

为加强非遗保护,王浩精心推出了“三文”举措,成立了赫哲族“文史”“文艺”“文创”专班,相继邀请省、市级伊玛堪传承人深入乡村开展赫哲族文化传习班10期,开办鱼皮画、桦皮画制作班12期;将赫哲族“伊玛堪”“嫁令阔”、桦树皮和鱼皮制作技艺等非遗传承项目融入到学校特色教学中,通过“送”“种”相结合,真正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让赫哲族文化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图片、视频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杨宁舒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王浩 乌苏里江 合作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9 国货航 001391 --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23.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