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家蛋糕店被同一人举报,如何看待职业打假人的“较真”

20多家蛋糕店被同一人举报,如何看待职业打假人的“较真”
2024年12月10日 07:00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近日,长沙有20多家蛋糕店因为蛋糕上放了鲜花而遭到同一名张姓男子的举报,他提出“蛋糕上点缀了不能吃的东西,违反食品安全法”,要求每家蛋糕店支付700-1000元不等的赔偿。

一个人密集购买20多个同一类型的蛋糕,显然超过了日常生活所需,属于为了索赔故意为之。他的这番操作,再次让网友关注到“职业打假人”这个群体。

“职业打假”由来已久,近年因为“铁头”、“狂飙兄弟”等职业打假博主更受关注。越来越多的职业打假人瞄准经营漏洞,重复投诉索赔,让商家苦不堪言。今年五一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课题组披露,上海去年职业索赔投诉量高达24.6万件,其中有人在一年内以“无证拍黄瓜”为由向1372家餐饮店提出高额索赔。今年“双十一”期间又有报道称,职业打假已成一门生意,在多个网络平台,不少人通过分享所谓的“打假日入过千、月入过万”等经历,吸引他人“拜师”,衍生出收徒、卖课等完整产业链。

针对“职业打假”,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则规定,投诉、举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针对“知假买假”索赔案件规定,“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知假买假人员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超出此范围的不予支持”。而8月29日印发的《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明确提出,对于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恶意索赔、“职业索赔”,将依法规制该行为。

陆续出台的法规,当然是为了干预职业打假人剑走偏锋的做法。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虽然职业打假人“靠打假牟利”的行为有违道德和法律,但在行政机关执法不到位的情况下,依旧要正视他们发挥的“啄木鸟”作用——他们熟悉法规,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客观上纠正了一部分企业违法违规的不当行为。

以“鲜花蛋糕”为例,虽然举报者有恶意索赔之嫌,但鲜花确实有“可食用”和“非可食用”之分,据报道,部分涉事商家既拿不出鲜花可食用的证明,也未清楚地标注解释,说明在制作和销售环节确实存在瑕疵,也难怪被职业打假人盯上。

当然,针对商家并无恶意的“小过错”,如何引导职业打假人在合法、合情、合理的轨道上发挥积极影响,更值得期待。比如通过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给“职业打假人”的行为划定边界和红线;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区别职业打假人和一般消费者的获赔额度,从源头上避免职业打假人对“犯小错”的市场主体恶意索赔等。监管部门可以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测试 301598 38.46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23.95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