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时不远的乙巳年春节,将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参与其中。
自2023年起,作为中国传统新年的春节正式被列入联合国假日,全球已有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在春节期间开展不同形式的庆典。作为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寄托着对团圆幸福、和谐美满的祈盼,衍生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以生生不息的仪式感,凝聚了家国情怀和文化共识。
□李伟元
春节来自“打年兽”?
在古代,春节原指立春,农历正月初一叫元旦,十二月最后一天的夜晚为除夕。民国政府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延续至今。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申遗文本中提到,告别除夕、迎来春节的庆祝过程称为“过年”。
在现代流行的过年传说里,有一个“年兽”的故事流传较广。这一传说讲述,上古时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每到岁末便为害人间,吓得家家闭门不出,不敢睡觉。后来有人发现“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便在除旧迎新之际贴春联、挂红灯、放鞭炮,成功将“年”赶走,称为“过年”,其他人见而效仿,渐渐传播开来,成了过年特有的仪式。甚至在一些版本里,怪兽不叫“年”而叫“夕”,因此一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意思是把它除掉。其实,这一传说不见任何史籍记载,直到近代才出现雏形,并借助迅速发展的媒体增大了知名度,但并不符合“过年”和“除夕”的真正含义。
年,是自古传承的时序单位。《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四个字虽然都代表时间周期,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晋代郭璞注:“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一终也,年取禾一熟也,载取物终更始也。”作为农耕大国,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事,殷商甲骨卜辞里的“受年”,意为“取得好收成”,“年”在甲骨文里是一个人背负着庄稼的形象,以此代表谷物播种、成熟、收获、储藏的时间更替。《说文解字》释义:“年,本作秊,谷熟也。”《谷梁传》:“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对丰收的庆祝、对未来的希望,奠定了过年喜气洋洋的基础。“除夕”指的是“旧岁至此夕而除”,“夕”本指夜晚,引申为年终,和怪兽就更没有关系了。
过年,标志着辞旧迎新,历序更迭。现代人往往将传统农历叫做“阴历”,英语里有时也根据“阴”代表月亮,写作“lunar calendar”,但其实这种叫法并不准确。在我国使用了几千年的农历,是古人观象授时得到的“阴阳合历”,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相结合而制定的。早在周代,已经确定了帝王向天下诸侯布告历法的仪式,见于《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颁告朔于邦国。”
正月又名“建寅月”,北斗星的斗柄在此月指向代表东北的寅方,《淮南子·天文训》:“天一元始,正月建寅。”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因此,夏、商、周、秦、汉的岁首并不相同,夏以正月为岁首,商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以十一月为岁首,秦至汉初以十月为岁首。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作为新年自此传承了两千多年。《史记·天官书》载:“正月旦,王者岁首。”
从较为粗略的四季更替,到国家层面颁布的精确历法,无不体现出春节自古以来就是普天同庆的举国盛事,而非个人的一时兴起。
辟邪迎祥新春到
敬天法祖、慎终追远,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信仰,构成了春节最重要的核心——驱邪纳吉。
农历十二月又名“腊月”,这个名字来自古时岁终为祭先祖而举办的“腊祭”,《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腊先祖五祀。”东汉应劭《风俗通》曰:“腊,接也,新故交接,大祭以报功也。”另外,还有时间相近的“蜡(zhà)祭”,在此日祭祀百神。汉代以后二者基本合一。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农历十二月初八被定为“腊日”。“腊鼓鸣,春草生”,古人在腊日全村聚会击鼓,旨在消灾避祸。这一仪式源自集体驱鬼逐疫的“驱傩”,周天子在每年的季春、仲秋、季冬时节都要举行驱傩之仪。“傩”实际上是“奈何”的合音,仪式中人们齐声呼喊“傩”,认为有“惊驱疫疬之鬼”的作用。
汉代的驱傩仪式集中在腊日前一天举行,规模盛大,《后汉书》描述:“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幘皁製,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宂从僕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驱傩”自汉代延续千年,唐代仍盛行不衰。王建《宫词》生动地写道:“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南部新书》还记载了一件宫中驱傩的“窘况”,宫廷驱傩时,不少贵族子弟扮成侲子参加,趁机到宫中瞧稀罕。有个年纪较大的进士被人拉了进去,勉强跳了一晚上,“为乐吏所驱,时有一跌,不敢抬头视”,此人又紧张又疲惫,出来就病倒了,结果错过了科举。宋代民间称驱傩为“打夜胡”,贫民装成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
元代后,各地驱傩逐渐淡化,更多地转变为表演性质,但一些地区尚保留着过年时“跳钟馗”的习俗。关中等地在春节时举办的“社火”,原是古代村社迎神赛会扮演杂戏的统称,与驱傩有所区别。社为土地神,祭祀社神的节日即为“社日”,今天我们熟悉的“社会”一词,本意就是社日的集会。
每逢春节,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触目所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红,营造出吉祥欢庆的气氛。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门神,源自汉代风俗,但那时还没有红纸,人们将桃木板悬挂在门上,称为“桃符”、“仙木”,取辟邪之意。桃木上通常书写神荼、郁垒二神之名,或画上肖像。《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五代时期,后蜀国主孟昶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演变为祝颂祥瑞、以红祛邪的春联。门框上方贴的“横批”,来自宋代宫廷过立春时,翰林院学士撰作帖子词,称“春帖子”,贴于禁中门帐各处。因为春节和立春时间较近,在民间逐渐变成了与春联内容对应的横批。诞生于宋代的木版印刷年画,更为春节增添了特有的绚丽风景。《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明清时期,南北方出现许多各具特色的年画生产地,体现出民间特有的审美趣味。
烟花爆竹曾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点缀,现在出于人身安全和防治污染的需要,各地都加强了管理。最早的爆竹是名副其实的“竹”,由于竹节中空,燃烧时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令竹身爆裂开来,便会发出响声,以求震慑灾祟。《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宋代火药广泛使用后,人们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叫做“爆仗”,也称为“爆竹”,“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厉”,后来又出现了花样繁多的烟花。
阖家团聚喜气多
尽管一年中的假期并非春节独有,但每当临近春节,离乡在外的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会不顾舟车劳顿回家团圆,成为一年一度特有的“大迁徙”风景。亲人之间的关爱与温馨,让春节永远不减暖意。
“拜年”——亲友彼此之间的登门道贺、相互问候,赋予传统礼仪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拜个晚年”并不罕见,《清嘉录》称,清代苏州人有时正月初十才去拜年,时节已近元宵观灯,故称“拜灯节”。晚辈拜年时,长辈赠予的“压岁钱”,更是寄托了浓浓的祝福。现在的压岁钱通常装在红包里,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电子红包”成了主流;古时则有特定的造型。《燕京岁时记》:“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春节饮酒,旨在祝愿健康长寿。“梅花枝上春光露,椒盘杯里香风度”。古代正月初一用盘进椒,饮酒时取椒置酒中,花椒之味可以辟疫疠、强身健体。魏晋时刘臻之妻陈氏在新年作《椒花颂》:“美哉灵花,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春节全家团聚的筵席得名“椒花筵”。除了椒酒,古人春节还饮柏酒,见《汉官仪》:“正旦饮柏叶酒上寿。”二者有时也一起发挥作用,如《本草纲目》记载:“除夕以椒三七粒,东向侧柏叶七枝,浸酒一瓶饮。”另一种春节饮的“屠苏酒”,以屠苏、山椒、白术、桔梗、防风、肉桂等药草调制而成,家人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用,祝愿一年平安无灾。
唐代白居易在一首以春节家宴为主题的诗中写道:“岁盏后推婪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按当时的饮酒习俗,巡至最后一位称为“婪尾”,需要饮三杯。“胶牙饧”是用麦芽和富含淀粉的粮食制成的糖,甜度不如蔗糖,但黏性很大。北方在腊月廿三“小年”祭灶时,会吃一种放凉时很硬、受热后变黏的“灶糖”,它的源头就是一千多年前的“胶牙饧”。古人在春节时请年长者先吃,祝愿老人吃了这种糖后牙齿和它一样坚固,当然现在看来只能适得其反。
时至今日,物质早已极其丰富,各地年夜饭的菜肴如同一本吉祥话大全。鱼代表“年年有余”,鸡意为“大吉大利”,黄豆芽是“如意菜”,豆腐象征“富”,芹菜象征“勤”……北方过年必吃饺子,这一习俗可能是在明代定型的,取“更岁交子”的含义。南方过年常吃年糕,苏州地区在大年初一早上,将年糕切成小块,和糯米小圆子一起煮,寓意“高兴团圆”。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凝聚了无数小家庭的天伦之乐,成就了四海同春的祥和之美。世界“非遗”,实至名归。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