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佳敏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文、拍摄 古单宇/剪辑
(部分画面由医院提供)
11月25日11时,“叮铃铃……”一阵急促的120专线电话铃声响起,“喂,您好,416医院”分诊护士常规快速接线,“416,在成都市成华区某项目1号门接外伤病人。”120总台发出指令。“收到,马上安排!”
分诊护士立即通知出诊医生廖中华、护士黄小慧、工人及120司机快速出发,救护车10分钟抵达。
“病人在哪里?”廖中华问。
“那里,绞进缆绳里了。”工友指向塔吊。
119同时到达现场,消防员立即攀爬上去解救病人,120在安全区待命。
这时,有工友传来伤者照片,看到患者满脸是血,当时极度烦躁,状态很不好,与此同时,消防员也把患者从缆绳里救出,发现患者情况糟糕,需要医疗支持。
“我得上去看看患者是什么情况。”廖医生做出决定,爬上50米高的塔架后,来到患者身边迅速展开评估,监测生命体征——“患者遭受胸部挤压伤,考虑肋骨骨折,眉弓有裂口,没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双前臂也有明显勒痕。口唇还算红润,需要尽快将患者转移下去。”
及时执行止血和包扎同时,廖中华也不断安抚患者情绪。“我是急救人员,我正在解救你,请尽量配合。”“我知道你现在很不舒服,如果有什么不适,能说就说出来。”廖中华说,当时不断安抚患者,也是为了稳住患者。“当时高空情况下,患者乱动很容易摔下去。”
与消防部门紧密合作下,患者安全地被送回地面,立即转送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截至12月3日,患者已出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接受相关治疗。
“急诊一线17年,我还是第一次当‘蜘蛛侠’,回家给家人也说了这个事——‘我今天爬了个塔,救了个人’,家人也都对我的救人日常‘习以为常’。”廖中华回忆,“上塔时,他要稳住患者进行急救处置,还要防止患者掉下去,一套操作下来,快到地面手脚已经完全没力气。下来后我还是有点腿软,根本不敢往下看。但生命为大,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
“我毕业第一志愿就是急诊。因为急诊代表着挽救生命,代表着可以尽量少一些遗憾,代表着可以稳定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让他们有下一步治疗机会,也能像‘侦探’一样搞清楚患者‘奇怪病因’。急诊科医生,代表思维敏捷、处置果断、救治技术熟练、基础知识扎实。”采访完,廖中华大步流星,又开始埋头忙起工作。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