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近期撰文表示,当前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对于中长期发展意义重大,对于短期稳增长也十分重要。
近期一系列宏观增量政策推出,从实际情况来看,市场反响积极,政策效果初显。下一步需要在继续推动宏观调控政策落地见效、保持宏观调控力度不减的同时,继续围绕稳预期、强信心这个核心任务,加大改革力度,突出重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改革对经济回升的支撑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对于中长期发展意义重大,对于短期稳增长也十分重要。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要坚持两手抓,两条腿走路,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一方面,宏观调控要按照“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要求,在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的同时,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另一方面,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通过深化改革改善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后,有关部门加快落实中央要求,推出了一系列宏观增量政策,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从实际情况来看,市场反响积极,政策效果初显。下一步,需要在继续推动宏观调控政策落地见效、保持宏观调控力度不减的同时,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围绕稳预期、强信心这个核心任务,加大改革力度,突出重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改革对经济回升的支撑作用。
要按照“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切实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稳定民营经济信心方面取得实效。《决定》提出,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这三个“集中”非常重要,无论是从我国改革的历史经验来看,还是从现实的发展形势来看,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和结构调整,不仅对于国有经济自身做优做强做大十分重要,对于创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也十分关键。与上一轮以“抓大放小”为主要内容的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相比,现在要推进的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其目标任务及动力条件等已大不相同。要加快研究制定相关的改革方案及实施细则,明确目标要求、责任主体及实施路径,把这项重要的改革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和夯实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思想基础,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管理体制,为保障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体制和法治保障。
要按照“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要求,切实增强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可预期性,以及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这一点对于当前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来讲尤为重要。《决定》提出,要“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一方面,政策的调整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政策的酝酿、颁布与实施要有一定的提前量,给相关企业的调整留下一个必要的合理的过渡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各项政策调整的规则、程序、细则,减少调整的随意性,缩小其自由裁量权,增强政策调整的可预期性。
增强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切实贯彻落实“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讲,非经济政策对其相关经营活动和财产安全的影响,有时可能比经济政策还要大。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但实践经验表明,将其真正落实到位并不容易。为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一致性评估的相关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机构的职责,增强其权威性。
要加快形成与创新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这对于保障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尤为重要。为此,要从三个方面着重用力:
在科技创新体制环境建设上,在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大环境的优化。一方面,要围绕破解“钱学森之问”,不断深化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我国科学人才培养成长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科技创新从技术追赶逐步转向前沿创新,科研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要加快形成与新形势下科学研究特点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特别是要改革传统评价激励方式,增强容错性、容败性,形成鼓励敢冒风险、潜心钻研的体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在科技攻关模式上,要更加充分激发和利用企业、社会、市场化创新力量,加快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更多前沿技术从中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应该看到,与几十年前相比,我国企业所积累的创新资源与能力已今非昔比,既包括诸多著名的大企业,也包括众多的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在发挥好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加充分利用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企业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共同形成创新发展合力。
要加快形成与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泛滥的背景下,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以我为主,扩大自主开放,要积极探索,处理好安全自主与开放合作的关系,避免“自我设限”,在内外互动、互利共赢中形成开放创新生态。
内容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张逸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