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学习时报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
从根本上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对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到2023年的约33%,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最高时的10%以上降至目前的1%左右,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95.3%。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是有实践基础的。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从需求看,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其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我国商品零售额即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今后还有稳步增长空间。从供给看,我国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发挥。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而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最本质特征、重要前提和保障等内涵与要求,有利于我们从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强化政策引导,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硬件和软件、渠道和平台,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
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化。劳动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创新事关生存和发展,科技创新和突破产业瓶颈成为“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的重要内容。要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制。
充分利用和发挥、不断巩固和增强市场资源优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既要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又要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总而言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能够凭借稳固的国内经济循环吸引全球要素资源,还能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从而推动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因此,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对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审慎考量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作者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