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学习时报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地质工作是基础性、先行性、战略性的工作,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大地质”技术作用,努力在构画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中走在前列。
把握地质工作绿色属性,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在前。党的二十大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部署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提供了总方向、总方针和总要求。山东省制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各项配套措施,都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地质工作具有绿色属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赋存于地球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而这正是地质工作的对象;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地质工作占据其二,足见保护生态是地质工作极其重要的一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地质工作者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好新时代地质工作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已形成共识,地质单位下大力气调结构、促转型,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也由主要解决能源资源问题逐步转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紧紧围绕“地质+”和“+地质”开拓创新,在主动服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碳达峰碳中和等新的重大需求中,找准地质人、地质事的角色与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建了“生态修复、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三大公益性品牌。实施精准服务计划,发布无偿技术服务目录,2023年以来,为全省16市提供无偿地质服务530余项。
把握地质工作基础属性,在切实履行地质先行职责使命上走在前。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通过对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地质调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改善人居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一方面,要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是国内较早从事浅层地温能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的地质单位之一,也是山东省最早从事页岩气勘查的地质单位。近5年,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页岩气项目10余项,在新疆取得油气重大发现。在清洁能源勘查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形成了经验、装备、团队、平台、技术“五大优势”,建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山东实验中心。2022年以来,在山东探明地热储量折合标准煤4.44亿吨,正推进4个地热田调查项目,新增地热能供暖(冷)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27万吨;开展“地源热泵互联耦合技术”等多能互补研究,研发7项节能专用设备和系统,在10个项目推广应用,能效提高约22%,助力能源结构调整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显著特征。新时代地质工作新质生产力,具有工作目标多元一体、技术方法综合集成、调查勘查绿色高效、服务支撑优质智能等特点,这对突破传统地质工作领域和服务方向,解决资源、环境、生态、民生、安全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在水土污染调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矿山环境及破损山体整治、采空区和采煤塌陷地治理、近海及海滩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拓面提质,建成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系统推进泰山区域、沂蒙山区域、东平湖、南四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形成了“保、治、用”相互依存的实践经验。
把握地质工作科学属性,在努力发展地质工作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地质工作者必须面向国家对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在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一方面,加强勘查技术创新,为“先立后破”提供空间和时间。2023年,我国原煤产量达47.1亿吨,同比增长3.4%,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5.3%。面对迎峰度夏度冬和极端天气的现实需要,无论是长期能源安全保障还是短期煤炭稳定供应,煤炭都能让国家的能源“粮仓”更为殷实。增加煤炭先进产能,加强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尤为重要。山东省煤田地质局2022年以来新建省级平台4个,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7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发挥全国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作用,投入研发资金3000余万元,引进院士、领军专家74人,创建了“六位一体”勘查关键技术体系,勘查精度由分米级提高到厘米级;勘探成果支撑建立年产超千万吨煤矿2座、±800千伏“西电东送”工程1项。另一方面,加强学科交叉研究,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全国土壤普查检测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9个,形成了“科研平台+领军人才+科研团队+高校支撑+成果转化”的科创格局;参与海洋碳汇技术省重点课题调研及多项碳封存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拥有全省煤炭检测服务项目最全的大型综合实验室。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和安全利用,自主研发超高压水力割缝、大口径机械水力联动造穴装置、管道压力输送分离系统等装备,在治理瓦斯渗透突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安全解放煤炭资源量5000余万吨,相关研究成果对安全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的催化作用不断显现。2022年以来新建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省级平台2个,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项。开展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修复、地热能开发利用等省重点课题调研,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地学方案,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作者系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