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青岛报道
过去“振超效率”叫响全球
如今“人民工匠”许振超响彻神州
这两个月,许振超特别忙碌,随着他荣获“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全国各地学许振超的热潮不息,纷纷邀请他作报告,在全国主流媒体上,许振超、青岛港也成为热词。新华社发表时评指出:许振超弘扬“工匠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脊梁,以许振超为代表的青岛港产业工人令人赞叹!
作为一名码头工人,如今许振超的名声早已远扬海内外。如何成名的?在许振超的职业生涯中,一条红线清晰可见。那就是,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许振超说,“所有劳动者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脊梁,我们的脊梁不能弯。”他说出了港口产业工人的责任和担当。1950年,许振超出生在山东荣成。原本是山东港口青岛港一名普普通通的码头工人的他,靠着刻苦钻研技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一名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带领的团队创造出享誉全球的“振超效率”,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
许振超常说:“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练一身绝活,同样无愧于时代。”说到做到,他带领的桥吊队是青岛港最早的一支绝活团队,有了绝活就敢于向世界纪录叫板。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娅”轮的装卸作业中,振超团队创出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在此后的5年里,他们又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成为中国港口领先世界的生动例证。许振超不仅自己岗位成才,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还带出了“王啸飞燕”“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工人品牌,在青岛港,可以看到或者听到:“振超效率”“杜勇精装”“建军大件”“光海高效”……这些以职工名字命名的绝活、工人品牌,层出不穷。
从“金牌工人”到“时代楷模”
再到“人民工匠”
青岛港厚植人才沃土一路传承
在振超工作室里,墙上的振超寄语写道:“国家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离不开科学家,也离不开工人。既然当了工人,就得干绝活,当个能工巧匠,同样可以为国家作出贡献。”“我坚信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这次国家荣誉称号的建议人选中,我是一线工人的代表,说明我们国家对工人这个群体的重视,我也为自己是工人群体的一员感到无上的光荣。”许振超告诉记者,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定力、耐力和悟性,要发扬工人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此外,许振超深知,通过技术兴港报国,挺起中国产业工人的脊梁单靠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他通过导师带徒、言传身教,还先后培育了“王啸飞燕”等一大批操作品牌,打造了一个先模集体——振超团队,培育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磊和山东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起等一大批技术人才。
2023年5月1日,许振超、郭磊、刘起“师徒三代”组合在央视“中国梦·劳动美”节目亮相,展示了新时代码头工人的风采。郭磊常常说起,能够跟着振超师傅学徒,是自己的幸运,由此改变了人生。正是有了许振超的言传身教,才让郭磊从一名退役军人成长为新一代“振超团队”的领军人才。
郭磊的徒弟刘起说,会继续传承好“振超精神”,在岗位上苦练绝活、提升技能,打造集装箱高效操作的“青岛港样本”,不断把“振超效率”这一金子招牌发扬光大。
青岛港大港公司的皮进军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他以“只要肯吃苦、肯流汗,就一定会有好收成”为座右铭,带领创新攻关小组研制出“自动码包机”,降低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极大提高了装卸效率。前港公司赵伟丽,扎根一线27年,以专注成就专业,带领“伟丽创新团队”将一座运行了30多年的传统干散货老码头,升级改造成全国首个全流程、全堆场、全机种的干散货智慧码头。
在自动化码头建设中,张连钢带着创新团队,以“拼命都不一定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的精神,以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阔气魄,在一无经验、二无资料、三无外援的情况下,从一张白纸起步,用3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8-10年的路,率先建成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不仅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还创出了多个全球“首创”技术,攻坚了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欧美到领跑世界的嬗变。团队先后被授予“青岛楷模”“齐鲁时代楷模”“时代楷模”称号。
青岛港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港之路,先后培养出“人民工匠”许振超,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技能荣誉称号获得者458人次,7300多名技术工人成为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硬核支撑。
“振超精神”引领群英荟萃
青岛港先模辈出的密码在这里
“不管是种地的、扛包的,还是军营的、院校的,只要好好干,都能在港口干出名堂。”这是在青岛港人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因此,在青岛港,“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争先精神,已经融入每个港口人的血脉,衍生为青岛港人的优秀基因,成为港口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一大批创新人才竞相涌现,一大批创新成果接连不断,形成了“人人创新、处处创新、时时创新”的良性循环。青岛港集团连续三十多年坚持开展技能等级评价,练就了一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此外,创新设立山港工匠日,坚持每年开展技能大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还创新中青班培育模式,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队伍,全面打通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链条,在全港掀起了“工匠热”“技能潮”,营造起尊重劳动、崇尚创造的浓厚氛围。
多年来,青岛港涌现出了一批以“人民工匠”许振超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他们胸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奋斗目标,9次创造出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作为“振超团队”的骨干成员,郭磊创出“精益求精”等6项绝活和操作法,桥吊单机效率提高15%,每年多创造利润2000多万元。传技带徒35名,21人晋升技师、高级技师,2人晋升新“八级工”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4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时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革新210项,取得国家专利103项,增收节支近1.5亿元。
许振超影响了一代人,在“振超精神”的鼓舞激励下,皮进军、郭凯、郭磊、赵伟丽、孙日新等一大批先模典型脱颖而出。特别是山东港口成立以来,涌现出了建设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连钢创新团队”,连续10次打破自己创造的集装箱接卸世界纪录(每小时60.2自然箱),为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现在,山东港口将每年的10月19日设立为“工匠日”,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从‘金牌工人’许振超,到‘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再到一大批先模,在山东港口的广阔舞台上,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敢拼搏、有志气肯奉献、有激情勇争先的码头工人成长成才、百炼成钢。”山东港口青岛港的相关负责人说,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最鲜活的价值观。山东港口致力于挖掘推树一批长期奋斗在港口各行各业,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取得创新成果的典型个人和团队,积极创造机会,建立推树机制,让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典型在一体化发展的广阔舞台上脱颖而出。
“我们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凝炼了‘振超精神’,又在学习振超同志的过程中形成了青岛港独有的‘群英现象’。今年上半年,中宣部领导来港视察时,充分肯定了青岛港先模辈出的‘群英现象’。”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副书记、董事,青港国际总经理张保华说,“振超精神”的培养形成、发扬光大,与青岛港的跨越发展互为因果,呈现了“叠加效应”“溢出效应”。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以来,在“新时代振超精神”激励下,129名“平凡英雄”登上国家级、省部级荣誉榜,在青岛港形成了群英荟萃的喜人局面。
“回首我50多年走过的工匠路,是党和人民培养、教育了我,是青岛港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为我搭建了成长成才、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是山东港口五年一体化改革的辉煌发展业绩的托举,也是我的队友,每一个出现在我生命里、工作中的伙伴成就了我,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日前,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召开的“人民工匠”许振超事迹报告会上,许振超由衷地说道。今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作为普通工人的代表,这份荣誉是沉甸甸的,这也是唯一一份颁给一线工人的国家荣誉。码头上的普通工人如何炼成了“人民工匠”?从“金牌工人”许振超,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皮进军,再到“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厚植沃土先模辈出,这些人才成长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今年青岛港给“十大岗位绝技”颁奖。
青岛港每年都举行职工技能大赛。
许振超正在作报告。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中青班正在培训学习。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