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四个基本问题

韩建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四个基本问题
2024年11月26日 16:11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韩建新 北京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韩建新 北京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强调“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指明“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马克思主义也在随之而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还需要时代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创造新的理论成果。

要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注意其所蕴含的三层含义: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第二,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第三,用中国人的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使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为什么要用中国人的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源自西方,马克思作为德国人,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和中国人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当我们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时候,有时会感觉拗口。如果我们想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就要将之转化为中国人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可以说,任何真理都必须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其威力。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不能只限于形式,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运用。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呢?第一个原因,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教义是某一种宗教所信奉的道理;方法是一种思维方式。恩格斯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核心的部分,能够集中体现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所谓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或者无产阶级的立场;所谓观点,就是关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看法与判断;所谓方法,就是唯物史观、唯物论、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核心内容‌。

第二个原因,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不是单纯地为了创造理论而创造理论,而是要用创造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当时的一些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具体某一个国家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原理和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的重要总结。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成果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这句话里提到了三个“历史”,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

我们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成果,就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来看。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创造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思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8年,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和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发动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推进并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国民革命军建立,领导全国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从高潮转向失败。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我们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成果。他们的革命特点是中心城市革命成功,然后向全国蔓延,而中国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发动了生产关系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土地革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其理论内涵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面对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提出并阐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方针和政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尊重价值规律,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56年,虽然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经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三个大问题:一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二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世界上的现代化国家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经验同样没有。所以,我们党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三是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对共产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概括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四、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的,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内涵。

“六个必须坚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创新和理论的飞跃必须以解答时代课题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这里有两个核心词,一是体系化;二是学理化。为什么要强调体系化和学理化?体系化是要把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纳入到完整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中。学理化是指其不仅描述事物的现象,而且揭示事物的本质,不仅总结出经验,而且能得出经验之所以有效的规律,从而构建起科学理论的原理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我们的各项工作实践要走好群众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想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把握好历史责任和使命任务、统一思想和守正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系,认真研究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更好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