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一、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发展主要成就概述
新中国是在极其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至3679亿元,再到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此后以每1至2年便突破一个十万亿元关口的速度发展,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不变价计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223倍,年均增长7.9%。
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突破110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
近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美国GDP占比有所下降。下降的原因藏在美元的“非正常走势”中。2022年以来,美联储连续加息,将利率推至本世纪最高水平。2021年末到2024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超过10%,因此人民币在换算成美元后也会相应“缩水”,结果就是对美GDP占比下降。一言以蔽之,中国GDP对美占比下降背后,是美国经济数据的“虚胖”、“注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2023年的13908亿斤,增长5.1倍,谷物、肉类、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
当今,我们建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全球第一。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手机产量15.7亿台,集成电路产量为3514亿块。另外,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产销量更是接近千万辆。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逐步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1949年的0.2亿吨标准煤增至2023年的48.3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由0.3亿吨增至47.1亿吨,原油产量由12.0万吨增至2.1亿吨;天然气产量由0.1亿立方米增至2324亿立方米;发电量由43亿千瓦时增至9.5万亿千瓦时,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能源技术革命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较快发展,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占全球比重近四成,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1957年的3.1%提高至2023年的26.4%。
在交通运输方面,1949年,全国能够通车的铁路仅2.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仅8.1万公里。202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6倍。2023年,我国公路里程达544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66倍。当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有力保障了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畅通,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逐步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二、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2023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1%、38.3%、54.6%。从内部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5.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旧思想、旧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我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没有现成模式可套。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是一场大试验,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具体化。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二、新中国成立75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民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1953年,党中央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上作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构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80年,浙江温州颁发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人民政府文件,内容共36条,因此被简称为“非公经济三十六条”。
2010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等。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税收是国家有序稳定组织财政收入并用于公共事业的主要方式。民营经济对加强税收保障能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其对税收的贡献率也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家通过推进税收征管改革、落实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从长远上也有利于民营经济为国家作出更多税收贡献。
三、新中国成立75年来分配制度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实践中艰辛探索,采取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出台一系列有利于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不断把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
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51元,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调整,居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年均增长6.0%;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1956年实际增长36倍,年均增长5.5%。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明确将分配制度上升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指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这既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新发展,也表明新时代分配制度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斗目标提高制度保障的基本经济制度。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四、新中国成立75年来消费和进出口的发展
在消费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教育、休闲娱乐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2023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1978年下降34.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2%,比2013年提高5.5个百分点。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耐用消费品品质不断升级。2023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9.7辆,空调拥有量145.9台,分别是2013年的2.9倍、2.1倍。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飞猛进,助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消费业态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1999年,我国首家购物网站正式成立,2008年、2012年网购市场交易额先后突破千亿元和万亿元。25年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培育壮大,线上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
在外贸方面,195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1.3亿美元,到1978年增至206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发展日渐起色,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快速扩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不足1%提升到2023年的12.4%,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已与一百五十多个国家、三十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二百三十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二百多个城市。
五、新中国成立75年来金融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金融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机构。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金融业改革发展大幕正式拉开,金融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陆续恢复建立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
目前,我国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等并存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已经形成。我国金融业已从单一的存贷款功能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金融体系,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金融业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A股和债券市场被纳入全球指数;发起成立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机制……随着综合实力提升,中国金融业在世界金融版图中的分量愈加重要。
以股票市场为例,1984年,新中国第一只股票——“飞乐音响”诞生。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设立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推出科创板、成立北交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扎实推进。
另外,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前三季度相关金融数据显示,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39万亿元。
就乡村而言,普惠金融在乡村的覆盖面也逐步扩大。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金融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了将近97.9%的乡镇,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
金融业守住了风险底线,面对高通胀风险、汇率风险、债务风险、银行体系风险等诸多风险,我国有效防范、及时识别、积极应对,有效维护了经济社会稳定问题。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监管模式,到“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从2017年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到2023年启动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以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提升监管效率,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铁篱笆”不断扎紧,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另外,开放也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启动了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债券通、互换通,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不断深化,金融业在不断扩大开放中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4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0.6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重点很快转向城市,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1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工作和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比重超过了50%,比1978年末提高33.3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1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以人为本、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1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37%,比2015年提高了3.4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6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16%,比1949年末提高55.5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5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小城市发展齐头并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进;新型城市蓬勃发展,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