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生之目标就是丰富的、满溢的生命。”在中国新文学的发祥地、策源地、推动地和收获地上海,11月25日揭幕的巴金图书馆犹如一本无比丰盛的大书,就像巴金曾说过的“我把心交给读者”,这也是一座把读者的感受放在首位的图书馆。
恰逢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作为上海文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巴金图书馆是以巴金命名的“馆中馆”和新型文化空间,坐落于文学馆整体区域的两栋历史建筑内。大批图片、实物、手稿、作品、信件、各版本藏书等,全面展示了巴金的现实精神、人格魅力、文学成就和家族日常,多线交织呈现出巴老的辽阔一生。他诉柔肠、担道义,用温度叙事、持信念抒情,置身巴金图书馆,处处跃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同期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尾声“老巴金,生日快乐”,高大绿树和一颗玫瑰心,提取自巴金外孙女端端和孙女晅晅给他的贺卡上的画面,各地亲朋历年为巴老祝寿的贺卡、电报等在此团圆。全国网友和文学爱好者也能通过网络,为巴金送上不褪色的鲜花和数字祝福。12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共道一声:“巴老,生日快乐!”
一捧炽热的心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巴金先生如是说。很多读者感慨,在巴金的作品中始终能感受到他那一捧炽热的心,让许多年轻人走出思想困境,打开精神牢笼。
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作为体验式展览,分五个展厅分布馆中。展览内容与巴金图书馆各项功能交织,使观众在使用体验图书馆的同时,参观展览品味细节,感受巴金对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独特贡献。
“巴老藏品那么多,和巴金相关的文献浩瀚无比,选什么,怎么选,尤其能体现巴老的精神?从巴金图书馆布置到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设计,巴金故居团队前前后后筹备了半年,在布展脉络线索上花了很多心思。即便在正式揭幕前一天,我们仍在打磨,希望通过清晰又具新意的展陈语言,精益求精打开巴老的世界,让更多读者看到文学巨匠的创作编辑翻译足迹,也能触摸感受巴老的朋友圈和他日常温情的一面。”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此前曾陆陆续续根据不同主题推出过和巴金相关的展览,但如此集中、全面、系统的梳理呈现是首次,其中部分实物和文献也是首度面向大众展出。
走进巴金图书馆,“把心交给读者”几个大字尤为醒目。一侧是以巴金在上海的居住地为线索,梳理他不同时代的重要文学创作、翻译作品,其中《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随想录》展出了各种版本、手稿等,比如《家》的法文译本,可从中一窥巴金作品的海外传播图景。
巴金身体力行地强调真善美,拥有敦厚的为人为文品格。巴金逝世后,他的作品整体构成巨大的活态生命体,也有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洞见。比如,展出的多个版本《随想录》背后,正是作家解剖心灵的自白书。巴金反复强调“讲真话”,敢于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萧乾评价“巴金的伟大之处在于敢否定自己”。巴老晚年的《随想录》和《家》《春》《秋》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就是思考国家、民族的命运,而且是从自己最切身的经历感受来思考。在这颗“燃烧的心”的感召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很多人读了巴金作品走上革命道路,那种对爱情自由、思想觉醒的追求和抗争影响了数代青年人。时代前行,但巴金小说里洋溢着的真善美的理想,对当下年轻读者仍有启发。
“我们深切怀念巴老,他的作品如《家》《春》《秋》《寒夜》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探索,具有深刻思想性和强烈感染力,他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影响都极为深远。我们研究巴金先生,研究现代作家、现代文学,这不仅是文学精神的延续,文学思想的传承,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步伐。”11月24日举办的第十四届巴金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表示,近年来巴金研究成果丰硕,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姿态,加上巴金图书馆的揭幕,学界共同思考在一个数字化、多媒体的时代,如何承继和发扬前辈作家的精神遗产。
一棵文坛大树
巴金一生主编和参与编辑多种文学杂志,其中《收获》杂志至今仍在文坛发挥重要作用。步入二厅,文学杂志阅览室主题正是巴金的编辑成就,一整面墙的《收获》封面集锦,一整排的创刊号、合刊本等,让公众看到在巴老这棵大树下文坛如何“收获”更多新人新作。
“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变化,巴老留下了一笔多么丰富重要的精神财富。一代巨人巴金作为文学家、出版家、编辑家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深刻印记,至今我们的文学事业依然在领受着巴老这份贡献的福荫,我们还在读《收获》杂志,还有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摆在那里……”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看来,21世纪如何读巴金,其实是一个新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新的文化语境和对新一代人新的关切上,重新理解认识巴金,也从巴金身上获得新的力量。相信巴金图书馆的开馆会为研究提供新的巨大资料的基础性场所。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收集、整理、研究,新的学术空间也会在我们面前无穷无尽地展开。”
一块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巴金曾编辑出版的书刊,读者能从中体悟他与鲁迅、曹禺、李健吾、汝龙、刘白羽等作家的编辑故事,触摸巴金作为编辑家的热情心灵和丰硕成果。巴金对待编辑工作十分细致认真,得到过鲁迅的褒奖。日本学者增田涉曾问鲁迅,为什么和巴金这样倾向很不同的青年作家一道工作,鲁迅“用信任的口气说,那个人比别人更认真”。这是鲁迅少有的赞誉。作为作者的黄裳忆及巴金为他改稿的经历:“他在编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举一个小例子,我的散文集《锦帆集外》为他编入‘文学丛刊’第九集,发排以后取归原稿,看到在草率零碎的底稿上几乎布满了他用红墨水校订的笔迹。我习惯用的‘里’字——他一一改成‘裏’字。”
在创作的光芒之下,巴金也是一位实绩卓著的翻译家。从迦尔洵短篇小说集《红花》、屠格涅夫短篇小说《木木》,到高尔基的《文学写照》等,翻译工作并非副业,而是贯穿了巴金的一生,和创作并行,甚至影响了创作,比创作更绵长。馆内展出了巴金的多个翻译语种的译著,其早年翻译多以英译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语种译本,后来则几乎都根据原语种原著予以重译,尤其是占比最大的俄文作品。除从事一线翻译工作外,由他所担任总编辑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也成为中国翻译文学出版重镇;他主编的“译文丛书”出版了福楼拜、雷马克、果戈理、屠格涅夫等一系列作家选集,在中国多次再版,其中不少成为经典译本。
一座凝聚兄弟情的建筑
在文学事业之外,生活里的巴金是怎样的人?巴金有哪些爱情、亲情故事?梳理巴金图书馆的前身,这座建筑本身就凝固了巴金与兄弟的感情。
巴金图书馆位于虹口区武进路455号,原名为扆虹园,清末建造。扆虹,意即“映在屏风上的彩虹”。清末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中称扆虹园“颇似西式园林,达官贵人恒假座以宴客,陈设器物亦舶来品为多”。商务印书馆1922年9月编印的《上海指南》中介绍:“园在靶子路一一一号,俗呼赵家花园,粤人赵姓所筑,颇似西式园林,非有人介绍不能往游,然可赁为文明结婚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三次莅临扆虹园。抗战胜利后,此处曾开设太平洋印刷所和两江汽车运输公司,1949年后曾先后作为虹口区结核病防治所和上海台板配件厂,后为商铺和民宅。
1923年春天,两个喜欢阅读《新青年》的年轻人来到上海,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活。他们是巴金(李尧棠)和三哥李尧林,之后兄弟俩相依为命,分开又聚首。1945年冬在上海,巴金送别了三哥,为表纪念,他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小林”,还想创办一座“尧林图书馆”,将三哥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散播社会。如今,巴金的心愿终得借扆虹园复修和上海文学馆新建得以实现,命名巴金图书馆,既是对兄弟二人的纪念,也是后辈承继和发扬前辈精神、为读者服务的新起点。
因此,巴金的生活世界展区专门辟出四个连通的实物造景区。其中,“团圆”区展示巴金在武康路113号的家庭生活,实物展出巴金曾经使用的藤椅、小茶几、手杖、西服,孙女晅晅孩童时期的自行车,外孙女端端和孙女晅晅与巴老之间的来往赠书、贺卡等。
“一双美丽的眼睛”引出巴金与妻子萧珊以及儿女之间的日常故事。这里有巴金的抽屉展,展出了他们的生活票据、存折、粮本、留言条、税单等各种生活实物。“兄弟在此相会”区可一睹巴金家族渊源,尤其是他与大哥李尧枚、三哥李尧林的兄弟之情。观众能查询到巴金家族的谱系,对《家》中高觉新的原型更进一步了解。
“巴金在上海的一天”则选择了巴金在上海期间1931年、1947年、1962年、1980年的四个典型的一天,展示他在上海不同时期的生活。
一群持续扩容的“朋友圈”
在中国现代作家诸多群落里,巴金是书信数量颇多的一位。浮浮沉沉百年间,巴金书信承载了作家的主体心态,又以丰富历史细节为线索,折射出社会文化生态的嬗变历程,更呈现出历史褶皱之中个体心灵的幽暗光芒,从中可领会一代人的风骨与精神。
巴金一生重视友情,爱护朋友,也得到朋友们的爱戴。从他们之间不同时期的通信中,能够看出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的情谊。走进巴金图书馆三厅,“朋友在此相聚”互动区和“巴金藏外文图书封面展”,吸引观众在互动中体验“巴金朋友圈”,欣赏巴金数万册藏书中的精选图书封面,触摸他生活意趣的枝蔓。
四厅的图书阅览室里,鲁少飞《文坛茶话图》和取自巴金藏书的插画构成基本氛围,这里还有上海作家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区域,以及海上百家文库等海派文学经典作品,为读者提供安静的文学阅读空间,也是与文学大师“面对面”的场所。周边书架陈设近年出版的巴金著译,以及近年出版的巴金著作、研究著作等,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在此设立巴金著作阅读角。
五厅分为巴金图书馆的数字阅览室和展览展示空间。设有巴金相关各种影像资料、研究资料的阅读,也有巴金故居藏品的数字展台。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英雄儿女》正是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他的作品再传播、巴金与读者、巴金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几大区域展示着巴金作品改编的各种影视剧文献,他珍藏的影视剧资料、收藏的戏单等。巴金作品经典片段互动室,则邀请读者欣赏AI还原的巴金作品经典片段。巴金与读者区域选取了一代代读者与巴金往来书信中的经典代表。
一位有血有肉、极富生活气息的文学巨匠,静待与更多读者重逢。
许旸
(《巴金图书馆跃动着 “文学的良心”》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