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政协报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国家多个发展目标中,也提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到‘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理应发挥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作用,助力国家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为此,他认为香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在各自岗位上“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中华文化全方位走向世界。
“首先是香港的高校要勇挑重担。”卫炳江认为,培养文化自信自强必须从教育开始,高校更是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年轻一代的桥头堡。“一方面维持高度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和课程,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学生分赴内地、香港及国外进行多样化学习,成为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公民。”
卫炳江特意提到两个群体的交流活动:分别是推动国际交换生赴中国内地了解中国国情,以及推动香港学生赴祖国内地充分了解祖国历史文化。
“这两年,香港浸会大学利用学校在广东珠海的校区,已安排300多名外国交换生参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热点和企业,活动获得很好的反响。我想,若全港高校的国际交换生都能广泛开展赴中国内地学习交流活动,将大大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卫炳江也建议,要积极推动香港年轻一代更加充分了解祖国历史文化。“若香港的大学生在毕业前都能有机会参访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历史文化场所,了解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发展,见证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将有利于建立起更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心态。”
卫炳江认为,香港高校还可以发挥各类人才培养的优势,积极为国家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为国家在国际舞台贡献力量。“比如,发挥香港英语教学和国际化的特点培养国际人才;吸引内地优秀运动员、音乐家、艺术家及作家等可来港完成高等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国际视野、熟悉国际事务,将来走上世界舞台报效国家。”
卫炳江分享了香港浸会大学助力运动员发展这一事例:“我们在2025-2026学年推出‘香港浸会大学奥运运动员入学计划’,支持曾参加奥运或相同级别比赛的运动员的学术及职业发展;也曾在珠海校区开办的‘传播学文学硕士——运动、健康与传播专修课程’设立‘冠军班’,专门招收省级或国家级以上冠军、现役或退役运动员,希望培养他们未来在国际体育舞台上更好发展。”
此外,卫炳江认为,发挥香港的特殊优势,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还有很多领域值得关注。“比如,如何以科技发展推动中国传统知识和行业转型,中医药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香港浸会大学已开发一款中药,并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孤儿药’认定,另一款试验性新药也通过审批进行临床研究;我们还要善用现代科学知识,例如在人工智能及数字人文领域,传播蕴含在中国经典中的历久弥新的智慧,加强科研育人阵地建设;文化产业工作者要努力寻找适合外国观众的传播方式,香港作为文化多元的国际都市,可以作为文化试点;香港也可在古代哲学、文学及艺术作品,以至历史文物的外语翻译方面发挥作用,打破语言障碍,推广中华文化。”卫炳江表示,对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全体中华儿女都应当尽一份力。香港应该发挥所长,贡献应有力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