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璀璨一生折射辉煌艺术时代

茜茜公主:璀璨一生折射辉煌艺术时代
2024年11月25日 10:38 环球网

来源:北京青年报

《伊丽莎白王后》 久拉·本佐尔 1899年 布面油画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伊丽莎白王后肖像玻璃窗 1896年 格德勒皇宫

《马背上的伊丽莎白王后》 威廉·里希特 1877年 格德勒皇宫

茜茜公主半身像 1853年 格德勒皇宫

格德勒伊丽莎白王后套房中的扶手椅 19世纪70至80年代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

印有“格德勒”和我国“岁寒三友”图案的瓷盘20世纪初 海兰德瓷器工厂 格德勒皇宫

印有“格德勒”图案的茶壶 1899年 海兰德瓷器厂 格德勒皇宫

印有“格德勒”和我国“岁寒三友”图案的瓷花瓶 19世纪90年代末 海兰德瓷器厂 格德勒皇宫

◎王加

展览:奥匈帝国的明珠——茜茜公主与其时代的艺术

展期:2024.11.17-2025.2.16

地点: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为庆祝中匈建交75周年,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携手匈牙利格德勒皇宫(又名茜茜公主宫殿)和匈牙利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奥匈帝国的明珠——茜茜公主与其时代的艺术”大展。这是自2017年茜茜公主主题展览走进故宫博物院后的再度“访华”,近300件/组的展品让这场展览成为这位巴伐利亚公主和奥匈帝国皇后在国内最大规模的主题展。

并非生平回顾展

需要强调的是,本次“茜茜公主艺术展”并不是一次生平回顾展。鉴于数年前茜茜公主主题展曾在国内多地巡展,且考虑到中匈建交75周年的大背景,笔者身为展览的中方策展人首先排除了生平展的可能性。除了展览内容单一的考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位德国出生的公主、出嫁奥地利且在匈牙利活出潇洒人生的皇后,其丰富多彩的人生很难通过1-2个艺术机构的藏品完整呈现。

格德勒皇宫是奥匈帝国于1867年成立后匈牙利政府献给茜茜公主的加冕礼,茜茜公主在这里断断续续度过了6年美好时光。不过,由于格德勒皇宫大部分藏品为茜茜公主生前的用品和藏品,具备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而非艺术价值,这些藏品无法涵盖她六十载的传奇岁月。因此,为了呈现“茜茜公主与其时代艺术”的最初创意,展览还包含了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的珍贵藏品,意在通过她的一生串起十九世纪奥匈帝国的文化简史,进而映射出中匈建交75年来那些伟大的匈牙利艺术大师留下的璀璨艺术遗产对我国艺术产生的影响。

本次展览共分四大展区,分别是“两大艺术收藏家族的联姻”“马卡特、蒙卡奇和本佐尔——塑造十九世纪奥匈帝国画坛的大师们”“公主的日常”和“不朽的时尚符号”。

首个单元汇集了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国王和茜茜公主夫妇的多个重要时刻,包括1857年茜茜公主首次到访匈牙利、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后的加冕典礼、1879年夫妇二人在维也纳举办的盛大银婚庆典。鉴于奥地利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茜茜公主》系列电影在我国的风靡,很多观众都对茜茜公主的生平颇为了解。不过,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国王和茜茜公主均出身于坐拥欧洲两大艺术收藏的名门望族。

茜茜公主全名伊丽莎白·阿梅莉亚·尤金妮娅,于1837年12月24日出生在慕尼黑巴伐利亚王室维策尔斯巴赫家族。茜茜公主的亲舅舅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为了完整呈现其家族数个世纪的丰富绘画收藏,他命设计师修建了今天慕尼黑市最重要的美术馆——巴伐利亚老绘画陈列馆,也成为了全欧范围内最早对公众开放的美术馆之一。无独有偶,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则是出自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庞大收藏也需要集中陈列,因此在他的授意下,历时二十载修建完成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成为了今天“音乐之都”必到的艺术胜地。夫妇二人在这样的氛围中熏陶成长,除了门当户对以外,也影响了他们在漫长人生路上与艺术文化之间深厚的缘分。

1854年,谱写《蓝色多瑙河》的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为乐队指挥,参加了茜茜公主和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大婚舞会。1867年,匈牙利“钢琴之王”弗朗茨·李斯特为茜茜公主夫妇二人的加冕典礼创作《加冕弥撒》;1879年,当时奥地利最负盛名的画家汉斯·马卡特出任总设计师,为茜茜公主夫妇银婚庆典进行视觉设计;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大厅的室内装饰更是由汉斯·马卡特、米哈伊·蒙卡奇、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等多位奥匈帝国巨匠合力绘制完成。若非二人富饶的家族收藏熏陶和支持,想必十九世纪的奥匈帝国艺术也无法如此璀璨夺目。

正因如此,本次“茜茜公主艺术展”和之前在我国举办的其他茜茜公主主题展的最大区别在于,展览在呈现她生活原貌的同时,聚焦茜茜公主对绘画、诗歌、音乐等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和热爱,以及她与当时各界艺术大咖的交集,全方位展示公主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下半叶奥匈帝国辉煌的艺术文化氛围。

奥匈帝国的艺术圈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茜茜公主与“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女儿、日后嫁给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科西玛同年同月同日生,二人成年后有数面之缘,且对彼此评价甚高,茜茜公主更是多次现场聆听“钢琴之王”的演奏。或许,她此生的艺术之缘在出生的那一刻便已注定。

“茜茜公主艺术展”中的第二单元“马卡特、蒙卡奇和本佐尔——塑造十九世纪奥匈帝国画坛的大师们”是整个展览中最具艺术性的单元。三位巨匠不仅代表着十九世纪奥地利和匈牙利绘画的最高水准、均是慕尼黑美术学院的校友,还都曾和茜茜公主有过交往。

步入第二展区,两面墙的米哈伊·蒙卡奇真迹无疑是本单元的重头戏。自成名之后常驻巴黎的蒙卡奇曾和茜茜公主在宫廷招待会上见面,画家虽未给后者绘制肖像,但却是她极其欣赏的艺术家。蒙卡奇“基督三部曲”中的首幅《基督在彼拉多前》曾让蒙卡奇创下在世画家的交易记录,他为这幅巨制留下了30多幅缩小和局部的油画稿,其中包括四张同题材作品,展览中展出的便是其中完成度较高的油画稿之一。由于此作誉满欧洲,以至于当茜茜公主下令在希腊科孚岛修建阿喀琉斯宫时,她让工匠用马赛克镶嵌工艺在天顶复制了这幅史诗级代表作。展览中还展出了蒙卡奇的写实主义风俗画、唯美且畅销的沙龙画,以及三幅风景画。由于茜茜公主热爱大自然,擅长骑马和狩猎,三幅风景画的参展也与下一单元她的日常生活形成关联。

与茜茜公主25周年银婚大典白色长裙一墙之隔展出的,是这场盛大庆典的总设计师汉斯·马卡特的展区。相当于活动总导演的马卡特负责所有参与环城大道庆典游行人群的服装、布景和马车设计。约15000人身穿鲁本斯和伦勃朗般的巴洛克时期服装参与了这场盛大游行。为了尽可能让观众感受当年盛大的游行场景,展览将维也纳博物馆所藏的28幅马卡特油画稿高清图做成视频短片,配上小约翰·施特劳斯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谱写的《皇帝圆舞曲》选段,尽可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庆典当天的盛大场面。

在整个世纪坛扇形展厅的“C位”,悬挂着本次展览的“海报款”——久拉·本佐尔的盛年代表作《伊丽莎白王后》。当茜茜公主遇刺身亡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特别要求本佐尔为亡妻绘制肖像。由于茜茜本人曾数次拜访过久拉·本佐尔的画室,画家凭借着鲜活的记忆和照片资料完成了这幅油画,日后这幅画也成为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次展览是这幅画首次来到亚洲展出。

除了汉斯·马卡特、米哈伊·蒙卡奇和久拉·本佐尔三位艺术家的真迹,第二展区的另一大亮点还包括一面巨大的年表墙。对于这面墙的设计,笔者旨在契合展览的核心理念——“茜茜公主与其时代的艺术”,因此将公主的生平大事件嵌入到十九世纪奥匈帝国的时间线中。通过这样的表现方式,观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茜茜公主和多位她所欣赏的艺术圈大咖们的交集,以及他们夫妇二人在其所活跃的时代对于文化艺术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那座避世的城堡

作为展览的主办方及绝大多数展品的出借方,匈牙利格德勒皇宫是本次“茜茜公主艺术展”毫无疑问的主角。这座位于布达佩斯东北方向30公里处的世界第二大巴洛克式城堡,被誉为“匈牙利的凡尔赛宫”。宫殿始建于1735年前后,由18世纪最著名的贵族之一安塔尔·格拉索科维奇一世伯爵修建,后宫殿及花园被匈牙利政府收购。格德勒皇宫呈双U形,宫内还有一个精美的小型巴洛克剧场。皇宫四周环绕着一个占地26公顷的英式公园,茜茜公主便在这栋美丽的城堡中度过了近六年的避世时光。

1867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加冕奥匈帝国皇帝。他在加冕典礼上承诺必须定期在匈牙利呆上一段时间,不过最终兑现承诺的却是他的爱妻。茜茜公主于1867年5月11日首次访问格德勒皇宫,从此这里便成为了她最偏爱的居所,在繁复琐碎的维也纳宫廷外的“避难所”。她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在这里你可以得到一点安宁,没有亲戚,没有人打扰你,而在那里,在维也纳,整个帝国的人群都在那里。这里没有什么让我烦恼或束缚的东西,我可以像在村里一样生活,我可以自己走路或骑马出去。”

事实上,尽管茜茜公主的足迹遍布德奥匈三国——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出嫁维也纳皇室、在布达佩斯成为王后,但在这三地当中,唯有格德勒皇宫是茜茜公主最私密、最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所,她在这里可以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座宫殿因此也留存着大量茜茜公主的私人物品,茜茜公主曾经的卧室和书房至今仍保留着她生活时代的原貌。时至今日,格德勒皇宫中仍展出一个永久的茜茜公主常设主题展,且每年承办各类临时艺术主题展,常年位居匈牙利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三甲之列。而之所以引得游客们到此一游,归根结底是想一睹公主“世外桃源”的真容。

在展览第三单元“公主的日常”中,从家具到壁纸都复原了茜茜公主在格德勒皇宫的起居室。此外,观众可以通过展览了解到公主的多才多艺,以及每日“与众不同”的活动安排。公主热爱运动,她的日常被骑马、击剑、体操、打靶和几小时快速徒步等激烈运动所填满,她的消遣方式对于王后和上流社会贵妇来说是极其不寻常的,但她却乐在其中。她喜欢动物,尤其是狗和马,当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很擅长骑马。尽管贵为公主,但她的童年原比同阶层的孩子要自由得多。

除了骑马和狩猎这种“野性”的贵族日常,茜茜公主当然还有相对“淑女”的一面。视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海涅为偶像的她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她的诗集中包含了600余首亲撰的诗歌,很多都是按照海涅的体裁格式创作的。她还是裴多菲的粉丝,其诗歌中也不乏对皇室和政治的不满。她热爱音乐,会弹钢琴,并且可能在她父亲的影响下学会了齐特琴(熟练掌握起码一门乐器是十九世纪贵族少女的必修课)。无论是古典音乐、巴伐利亚的民间音乐还是匈牙利的吉卜赛音乐,她都非常欣赏,她最青睐的作曲家是李斯特和瓦格纳。

除了对文学、音乐和艺术的兴趣,茜茜公主还是一位极其聪明博学的才女。除了作为母语的德语,她还会说英语和法语,并自学了匈牙利语和希腊语,仅为了能用原文阅读裴多菲的诗歌及荷马史诗,足见她出众的语言天赋和好学不倦的个性。平心而论,当观众了解茜茜公主在格德勒皇宫的日常生活之后,便会发现这位身高1.72米,有着“A4腰”和盛世美颜的公主绝非是一个美丽易碎的花瓶,而是一位聪颖好学、勤奋自律、具有独立思想的高素质现代女性。

源远流长的中匈交流

自1949年中匈两国建交开始,匈牙利的文化艺术便开始逐渐引入我国。其中革命诗人裴多菲、“钢琴之王”李斯特和聚焦人民写实生活的米哈伊·蒙卡奇算是最早被我国艺术爱好者所熟知的匈牙利艺术大师了。早在上世纪50年代,裴多菲的诗集便已翻译出版;蒙卡奇的油画真迹也曾同期在京沪两地巡展,成为最早来华展出的西方古典绘画大师之一;李斯特的音乐传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则更不必说。在本次“茜茜公主艺术展”中,裴多菲的肖像画、诗集和插图,李斯特的版画肖像和背景音乐均包含在展览中。

在展览的出口处,摆放着一套格德勒皇宫所藏的匈牙利瓷器,这套十九世纪餐具上装饰着我国“岁寒三友”的图样,既符合当时欧洲大陆对东方装饰风格的青睐,也说明中国文化当时已经传入奥匈帝国皇室。这些艺术内容穿插在茜茜公主的大时代背景中,能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中匈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

在展览筹备期间,格德勒皇宫工作人员还意外发现了一位匈方外交大臣奥东·法拉戈的在华经历,证明了中匈两国在茜茜公主的时代便已紧密联系。法拉戈曾在中国生活了25年,算是当时罕见的“中国通”。他和时任总督李鸿章私交甚笃,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国王也曾先后授予他“二等官员”红色勋章和“弗朗茨·约瑟夫十字勋章”,并喜欢听他讲述关于中国的有趣见闻。当茜茜公主不幸遇刺身亡后,匈牙利各地都种植了大量树木来缅怀她,奥东·法拉戈受“伊丽莎白果树种植委员会”的委托,于1900年将我国的梧桐和冬青树种各30粒带回布达佩斯,种植在植物园内。遗憾的是,这些树木在二战期间被毁,现已荡然无存,但这份中匈两国交流的种子早在茜茜公主的时代便已埋下。

供图/中华世纪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