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新闻网
当长城遇到“新”丝路
西出阳关有故人
【长城名片】
敦煌汉长城
敦煌汉长城是位于敦煌市境内的汉代长城。敦煌境内北端现存除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干线外,还有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为我国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
自嘉峪关沿着长城再往西,便是敦煌。
两千多年前,张骞就是自这座边塞之城走向西域,开启了中国人的丝路传奇。
8月10日上午,骄阳似火,敦煌市区西南约70公里的敦煌阳关博物馆,副馆长吴丰萍忙得手脚不沾地。暑期的研学团多得每天排不开,她今天要同时接待来自四川、天津、哈尔滨三地的中小学学生团。然而,最让她期待的则是会有一位老朋友作为神秘嘉宾到场。
当董耀会走进博物馆的时候,吴丰萍刚刚讲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四川团队中年龄最小的田庆泽大声问道:“馆长阿姨,董爷爷就是您说的故人吗?‘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大家都笑起来。
如此热闹的景象,让董耀会回忆起四十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敦煌。
阳关只有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燧孤零零守候在无边沙漠中。玉门关也不过是满目沧桑的“大小方盘城”。人们大多抱怨着“说关不见关”悻悻而去。
历史上的名关就这样在大漠的风沙和历史的云烟中黯淡了颜色吗?董耀会感到深深的惋惜。
因为“上了心”,来敦煌的次数格外多了起来。“长城和丝路两大IP结合是敦煌的独特优势,只要利用好,这里一定能再度红火起来。”董耀会说。
2003年,敦煌阳关博物馆建成,两关汉塞馆、丝绸之路馆、阳关研究所等一系列展厅展馆的开设,让阳关有了昔日“名关”的巍峨气象。吴丰萍也在此时走进了阳关博物馆,成为这里的一名讲解员。
“如果说敦煌是一本皇皇巨著,阳关、玉门关就是它的精彩扉页……”借助珍贵的馆藏文物、图片、沙盘以及各种高科技展示手段,吴丰萍每次都费尽心思挖出精彩故事讲给游客们听。
同时,演出、展览、研讨会、影视作品宣传、多渠道组团参观……在形式丰富多样中,流量也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但是时间一长,新的问题又来了。“虽然客人多了,但都是听听讲解、转一圈就走”,吴丰萍和同事们为了破解这道题想尽办法。
“董耀会来敦煌的每次讲座,我都要去听。”吴丰萍说,时间长了,她从开始的“迷妹”变成了朋友,经常会主动请董老师“答疑解惑”。
吴丰萍拿出一个专门记录专家建议的小笔记本,翻到“董老师的金点子”那页,只见上面记得密密麻麻。她指着2020年那条给我们看,上面写着“游学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一定要好玩、能沉浸、有创意才吸引人”。“如今我们已经把它变成现实。”吴丰萍笑着说。
快到中午,孩子们的体验项目开始了。在被精心复原的阳关关市,一派商贸繁华景象。摊位上的物品琳琅满目,从书签、冰箱贴、骆驼玩偶到香包、杏干、葡萄干等应有尽有。小学员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模拟古代贸易往来,仿佛回到了那个繁忙的丝路时代。
除此之外,夯筑城墙“修长城”、“钻木取火”、“烽火传递”、“通关”核验……孩子们在一个个历史复原的场景中乐此不疲。
从阳关景区出来不远,便是敦煌市阳关镇。举目四望,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架。而细看去,葡萄架下摆满桌椅,烤串、沙葱炒蛋、一盆盆的鲜葡萄,还有葡萄酒、葡萄干,桌前众人举杯畅饮,大快朵颐,一派凉爽惬意。
“当地这些年大力发展了葡萄产业,很多老百姓还开设了民宿、农家乐等项目,这些独有的旅游体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吴丰萍向董耀会介绍。
“敦煌与其他长城沿线的城市不太一样,阳关、玉门关也不能盲目模仿别的网红打卡点。”董耀会说,比如八达岭长城,一年有上千万的游人,就要有千万游人的服务内容和讲故事的方式;敦煌几十万的游人,就应该把服务做得更精致,要把自己的优势做到极致。
走近一处农家乐,门口的匾额上写着“西出阳关有故人”。老板笑着迎出来,他告诉我们,一进夏季,附近每家的住宿餐饮都排得满满的,还有很多一来再来的朋友,来这里看美景吃美食。(河北日报记者 崔立秋 韩 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