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文创之风,在当下越吹越劲。从国博的凤冠冰箱贴到故宫的各类文创产品,诸多优秀文创引发热捧,甚至出现消费者大排长队、欲购难求的火爆场面。然而,在这股文创热潮的背后,却滋生了“黄牛”倒买倒卖的行为,同时潜藏着“山寨”与“擦边”的暗流。
这些“黄牛”往往都是多线作战,一大早先去国博抢凤冠冰箱贴,再守着手机抢藻井冰箱贴的预约码,针对文创爱好者预约后无暇取货,甚至推出代买生意。而在互联网上,打着知名IP旗号却不在官方店销售的“同款”文创更是五花八门,消费者在正版与山寨之间,常常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管是黄牛投机倒把行为,还是正版与山寨混淆销售行为,都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伤害了文创产业和消费者。
对于上述乱象,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回应称,不在官方平台购买,不能保证是正品。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也表示,凤冠冰箱贴线上渠道只有官方旗舰店。这都表明,“黄牛”手里和非官方渠道的文创产品,大概率是“假文创”。
文创产业正值“青春”,绝不能被侵权之风带偏。从法律层面来看,文物古建实体或已超过著作权保护期限,但博物馆及其授权单位开发的原创文创则明确受法律保护。当文创遭遇“山寨”,权利人可通过相关法律进行维权。具体来看,若存在未经授权复制、发行原创文创产品中商标或独创性部分,可能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原创文创产品中涉及的技术方案等被非法使用,涉及专利权侵权;商家以不正当手段与权利人进行竞争,使权利人处于不公平的市场地位,则有侵犯公平竞争权之嫌。
在打击擦边侵权方面,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向来雷厉风行,坚持全链条打击。2023年,四川某酒业公司未经许可,在酒瓶包装上使用“某博物院监制”字样,被依法判决赔偿34.5万元。2021年中秋节期间,上海警方捣毁一处制售假冒奢侈品品牌月饼窝点,涉案价值达上百万元……
当灵活性、衍生性强的文创产业,遇上互联网、数字技术时,“搭便车”“走捷径”的侵权行为也如影随形。监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文创知识产权投诉、审查“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受理、快速审查、快速维权。同时,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巡查,重点关注有影响力的文创产品,及时发现并掐灭侵权苗头。
从销售渠道来看,电商平台是文创侵权“重灾区”。平台不能纵容使用“同款”一词为山寨产品遮羞,必须履行好监测审查权责,对涉嫌侵权产品屏蔽和下架。这绝不只是企业内部的“私事”,关涉版权方、消费者等各方利益。严查严管不当竞争行为,才是平台长远发展之计。
文创产业说到底是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是其灵魂所在。相关企业也要自觉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产品的独创性和高品质,及时申请注册登记。一旦被侵权,坚决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做到“当战则战”。
当前,大数据等新技术被广泛运用,文创IP授权专员等新职业也应运而生,从文创创意到推广保护,除了依靠创作主体和政府之力,还需社会各界要共同规范引导、合理利用。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将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内化为自觉,莫让“山寨擦边”侵蚀文化产业。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