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环卫工作,是怎样的一份“劳动”?环卫工人,是怎样的一个“劳动群体”?
有人说,这份劳动是“城市美容工作”,这个群体叫“城市美容师”。这样的美丽称谓,难以给我们真切感受。
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节日前夕,多彩贵州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了道路保洁员、公厕保洁员、高压清洗车驾驶员等环卫工人,实地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场景,记录他们的故事。
在很多人印象里,公厕是个有“味道”的地方,然而在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南路11号的这处公厕,却颠覆了人们对公厕的印象。
10月23日清晨6点30分,大多数人仍在熟睡时,梅录素已经准时来到自己负责的公厕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扫地、消毒、冲洗地面、擦镜子,清理残留的垃圾、污渍……
市民郭大爷每天晨练后都会来这座公厕,他说宁愿绕一圈也要来。“公厕特别干净,闻不到一点臭味,我每次来,保洁员都在不停擦洗。不用说便池,连门框的边角都没有灰,地面也是干干净净,没有水渍,她把公厕打扫出了家的感觉。”郭大爷伸出大拇指,赞叹道。
她的领导和同事都说这与梅录素的性格有关,“她就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的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这个“好”,在梅录素的工作中,她有自己的节奏和标准。“周一要彻底清洁,厕所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要大洗。”她说,周二的任务是清洗天花板和内部墙面、周三清洗外墙、周四清洗排风扇……
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梅录素就坚持按照这个流程作业,几年下来已成习惯。“有时候因为别的事情耽误了,再晚我都要做完。”她朴实地说道。既然从事公厕保洁员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份工资。
说起做公厕保洁员的缘由,梅录素打开了话匣子。
2002年10月,梅录素通过应聘,成为贵阳市河道管理处(现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一名公厕保洁员。在此之前,她一直从事文员工作,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直到小女儿3岁要上幼儿园,时间兼顾不过来,她才辞掉工作出来打拼。
1981年出生的她做保洁员的时候刚过21岁,朋友们都很不理解,“你这么年轻又肯吃苦,随便出去做点什么,不比当公厕保洁员强些?”可随着时间推移,大家渐渐理解并支持了她。
“她做的公厕卫生确实是整个片区最好的。”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维护管理科科长陆隆基说,几乎领导每次来检查卫生,梅录素都是满分,偶尔一次两次,可能是运气,但常年都保持满分,就是工作态度和能力。“公厕墙面光洁如新,地面清爽干净,就连排风扇、百叶窗都没有灰尘,作为一座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厕所,能把这些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对平凡工作的最大尊敬。”
由于公厕紧邻南明河和多个住宅小区,每天来这里如厕的市民和游客接连不断。
公厕里有一间特需专用厕位,里面安装的是马桶,马桶后面是卫生死角,平时少有人会注意这里。虽说没硬性要求,可梅录素干活从不“凑合”。马桶旁安装有扶手,即便蹲下也难擦到里面,因此,平时清洁完马桶后,她会跪到地上,把手伸到马桶后面用抹布仔细擦干净。
除了马桶,最难清理的就是24小时开放厕位。一天使用下来,梅录素常常要蹲在厕位上擦拭冲水阀,还要对公厕进行全面消毒,每天她至少要做3次消毒工作。
“这活不累,就是靠勤快,平时勤打扫勤收拾,它就卫生,不会有味儿。另外,擦厕所门厅是一个拖把,擦蹲位的是另一个拖把,不能混着用。”梅录素颇有心得地说道。
公厕工作的特殊性,让梅录素有了不少特别的经历。有些群众在匆忙中会将随身物品落在公厕,打扫期间,梅录素捡到过手机、手表、车钥匙等等。每一次,她都悉心保管,等待失主前来认领,实在等不到的,便上报领导。
有一次,梅录素在清洁洗手台时捡到一个小包,里面有身份证、钱包等重要物品。当失主接到通知来领取丢失物品时,要给梅录素现金表示感谢,被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捡到东西当然要归还给失主,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不需要额外的报酬。”
陆隆基称,梅录素在工作岗位做过许多好事,从来不留名,总是默默付诸行动,赢得了市民游客及同事们的赞许。她的拾金不昧,也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信任。
梅录素的儿子今年读初中一年级,她曾经和孩子交流过关于职业的问题。
“妈妈就是打扫厕所的,你有没有觉得有点‘丢脸’?”
“您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我们,有什么丢人的!”儿子的回答让她很感动,也很欣慰。
她的工作或许不为人所瞩目,但她的辛勤付出,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洁净的公共空间,让每一个踏入公厕的人都能感受到干净、舒适。
本网记者:杨 婧
一审:郭秋含
二审:袁小娟 王利环
三审:李 蓓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