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浙江大学李兰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Polylactic acid micro/nanoplastic-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vestigating food and air sources via multi-omic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深入探讨了聚乳酸(PLA)微/纳米塑料(MNPs)对肝脏的潜在毒性,并通过多组学技术(代谢组+转录组+微生物组)全面分析了食物和空气中的塑料微粒对健康的威胁。研究表明,无论是经口摄入还是吸入的聚乳酸微纳米塑料,均可分别通过“肠道菌群-肠-肝”轴和“气道菌群-肺-肝”轴,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最终导致一定的肝脏毒性。这一发现揭示了PLA MNPs对人体健康的复杂影响机制。
本研究首次系统性地探讨了食源性和空气源性PLA MNPs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食源性和空气源性生物可降解PLA MNPs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对小鼠造成一定程度的肝脏毒性。食源性PLA MNPs主要通过“肠道菌群-肠-肝”轴引发肝毒性,而空气源性PLA MNPs则通过“气道菌群-肺-肝”轴导致肝毒性。这些发现对PLA MNPs所引发肝毒性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相关结果显示部分环境友好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其降解前仍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提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未来仍需合理应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