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钱旭红、郑时龄,院士眼中的创新文化源头

汪品先、钱旭红、郑时龄,院士眼中的创新文化源头
2024年09月23日 21:39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2011年曾在同济大学开设一门通识课“科学与文化”,在大学任教的50余年里,他深感文理脱节是阻碍创新思维的“毒药”,因此一直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起一座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这门课不仅在校内受到热烈欢迎,还总能吸引数万网友共同观看课程直播,汪品先也因此被网友亲切称为“科普老顽童汪爷爷”。

即将88岁的汪品先希望能为当今社会提供一种思考科学创新与文化的新角度,基于这门通识课,他写成《科学与文化》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9月23日下午,《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除了汪品先,台上分享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化学家钱旭红等,堪称一场科学与文化的盛宴。

《科学与文化》新书发布

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为什么当下的科学创新仍然会遇到阻碍?这是汪品先写作时思考的出发点,也是他对著名的“李约瑟”之问的尝试回答。在他看来,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本质上是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差别。起源于希腊的海洋文明,主张个人、开拓、竞争,而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大陆文明崇尚集体、传承、包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发展方向的差异。他选择教育、文化和语言三个角度,解读东西方科学与文化的差异,并认为科学创新的潜力必须从文化深处去发掘并释放。

汪品先

“科技工作者要懂点人文,能理解欣赏人文;人文工作者要懂点科技。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科学是一种新的文化的代表,只有文理互融相通,才能真正有原创的新文化。”钱旭红很认同汪品先在书中对科学与文化关系的论述。他认为,对于西方来说,科学是一种显性文化,而科学在中国是一种贯穿古今的隐形记忆。他将当今文化的组成概括为重视知识、思维的科学文化,关爱人类、未来的人文文化与强调使命感与梦想的信仰文化。只有理解这些文化与其承载的精神,科学与人文才可能融为一体,基于文化的科学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创造性需要环境的培育,尤其是具有创造基因的文化的培育,文化对于创造性的推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郑时龄着重论述了创新与整体社会环境的关系。在他看来,科学是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科学进步需要文化的土壤培育,只有整个社会认知到创新的重要性,文化的未来、科学的未来才可能被认真思考。

天文学家卞毓麟评价这本书是“一本让人多想想的书”。他很喜欢汪品先“不说套话”“不绕圈子”的写作方式,只用事实、数据和简短有力的分析说服读者。书的最后一句,“现在,人类发展向何处去?这就是科学与文化面对的问题”,让卞毓麟久久回味,他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去真正深入思考并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