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新闻网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保定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综述
□保定晚报记者 王菊 刘赛 陈叶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这一重要判断,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时代不断向纵深发展。
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保定见行动。10多年来,保定以“涅槃重生踏春行”的勇气和斗志,高标准、高起点谋划改革“施工图”,瞄准制约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企业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主动融入大局 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作为
从服务冬奥会的北京地铁11号线智能列车、服务杭州亚运会的绍兴地铁1号线车辆,到具备智能乘客服务、全自动运行的新一代北京3号线车辆,再到国内首台氢能源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这些厉害的车,都“出生”在保定。
北京设计、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实现生产效率和成本“一升一降”,是“北京研发、保定制造”的典型场景,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保定大地生动实践结出的硕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保定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4012.2亿元,人均GDP4.4万元/人,分别是2013年的1.4倍和1.7倍。
具体来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152家增长至17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617家增长至15562家,呈10倍裂变增长;技术合同成交额由5.3亿元增长至378.34亿元,增长70倍。截至2023年底,保定共吸纳京津技术成果交易1368项,与京津合作项目累计499项,总投资3837亿元,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数字是有温度的,因为它的背后,是保定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发展激情。
回首10年协同发展路,保定牢牢把握机遇,交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承接京津产业疏解、推动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京津保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四张成绩单”。其中,产业转型方面的表现尤为亮眼:
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7+20+N”现代产业新格局,实施“揭榜挂帅”机制,率先走出全省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子”,以高端高新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R&D经费投入强度超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省首位。
三大产业构成由2014年的12.7:51.9:35.4变化为2023年的11.6:35.7:54.7,第三产业提高19.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保定。截至2023年底,全市与京津合作项目累计499项,总投资3837亿元,共有42家央企在保设立央企子公司255家。
市级以上研发平台由118家增长至516家,农业科技园区由24家增长至137家;与此同时,保定市成功入选中国科协“2023-2025年度创新驱动示范市”,是全省唯一。
医疗卫生协同成绩显著,“一号工程”国际医疗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与京津累计签署合作协议247个、共建科室361个,京津派驻专家1.2万人次,诊疗患者17.7万人次,指导手术1.4万例,开展远程医疗合作3万例,开展科研合作44项。
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起点,三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随着科学、技术、人才、创新等优势资源和要素在京津保的有序流动、优化配置,保定必将开“新”路、破“新”局、育“新”苗,向着高质量发展全速前进。
优化结构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走进清苑区冀昌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光伏板整齐排列、厂区密布的数据采集点实时将数据传送到智慧中心。不久前,这里获评河北省省级“绿色工厂”。
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企业大刀阔斧去产能、调结构,是保定转换经济动能的缩影。
让老产业新起来,让新产业强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保定全市上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在热火朝天的工厂里,全国首条“5G超可靠低时延汽车柔性产线”开工;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充氢8分钟、续航500公里的氢能环卫车来回穿梭;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方兴未艾;在广袤空旷的风电场,绿色能源产品运送到国内及多个国家、地区,成为重点项目的“主力担当”……一个个微镜头,见证着保定喷涌勃发的发展动能。
产业结构优化之路怎么闯?保定以务实举措回答时代之问。
让生产流程变绿,保定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当前,保定已构建起由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工业园区、10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以及30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园区、4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1个绿色设计产品组成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为推动实现新型工业化注入“绿色”活力。
围绕“7+20+N”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两个产业集群跻身2024年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榜单,成为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规模化、集聚化、集群化发展的生动注解。
“从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来看,保定正形成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聚‘势’的新格局、新局面。”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建宾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保定将继续推动产业集群壮大,不断提升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提质增效 政府市场协同发力
从“多头跑”到“只跑一次”再到“一次不用跑”,从按月计到按天计再到“秒批秒办”,从“满墙证”到“一张证”再到“承诺+备案”即准入准营……在保定,透过企业办事之“便”,可以窥见营商环境之变,也折射出10多年保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含金量”。
随着一系列破立并举的改革举措落地,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被激发。
为便利经营主体进入市场,我市深入推进“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达到90%,个体工商户实现营业执照“秒批秒办”。
在项目建设方面,建立总管家、行业管家、专业管家的“一企一策”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为长城汽车、华北电力大学等67家企事业单位制定专项政策“服务包”。
在金融环境方面,完善融资机制,落实企业上市激励政策,变“后奖补”为“前帮扶”;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现金流短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上市挂牌企业135家,全年直接融资85.1亿元。
在政务公开方面,以打造“投资保定”“保定服务”品牌为引领,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
惠企政策频出,2020年出台“一网通办”十八条措施,发展市场主体,2021年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2022年开展“万人助万企”行动,2023年开展“三帮三找”活动,持续推进153项人民至上微改革事项。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数据最有说服力:全市经营主体总量从2013年的26.5万户到2023年突破100万户,年均增长7.35万户,十年间平均每天增长200户。
聚焦“双循环”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驴肉火烧、素颜版鱼香肉丝和“撒贝宁同款”牛肉罩饼……“五一”假期,“泼天流量”降临,保定稳稳接住。
围绕“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保定文旅迅速整合全市文博场馆、特色景区、夜经济街区、高端赛事等新业态资源,丰富的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消费场景多点开花。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近年来,保定扩内需、稳增长,不断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在“双循环”中迎来新发展。
2023年,围绕落实国家、省“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部署,保定出台8方面共82项系列措施,积极创新消费新场景,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能力。
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4.9亿元,同比增长1.7%。出行类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2%、9.7%。
与此同时,保定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度融入国际大循环,抓实开放载体、开放平台和外资项目,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3年,长城汽车海外销售31.6万辆,增长82.5%。长城汽车、立中车轮7个项目连续三年获得中央支持。依托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白沟已与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往来,由“中国箱包之都”到“世界箱包之都”加速蝶变。河北出口商品展示中心吸引省内75家特色产业企业入驻,年内实现出口额 2.5亿美元。中欧铁路陆港城市和京雄保国际智慧港加快构建“一基地、两中心、多节点”电商发展格局。
多个“第一”,就是保定外贸实力的最好证明:2023年,保定进出口总值714.1亿元,同比增长61.2%,增速全省第一;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37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0.0%,全省第一;位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44位,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在外贸结构竞争力评价中位居第12,是50强中全省唯一上榜城市。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