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无疑是无人驾驶技术的爆发之年。政府层面积极推动,加速了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正式对外公布,我国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沈阳等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正式为无人驾驶商业运营亮起绿灯。
目前我国的无人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约为3301亿元,同比增长14.1%,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达3832亿元,再往后一个可达万亿规模的市场已经出现。
在此背景下,科技巨头们纷纷抢先布局。百度等领军企业在武汉部署千辆无人出租车,订单量突破500万大关,第一季度业绩显著增长,订单量同比飙升25%。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更是信心满满地预测,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将持续攀升,全面商业化指日可待。
近期,“萝卜快跑”在武汉市订单量迎来爆发,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与出租车司机单日订单情况达到同一水平。根据2023年百度年报披露,武汉地区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达45%。
无人驾驶加速走进现实,在“萝卜快跑”热度带动下,A股无人驾驶板块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其中,天迈科技已连续三天触及涨停板,阿尔特涨幅达18.85%,汇成真空涨14.82%,此外,生益电子、康盛股份、力帆科技、星网宇达以及意华股份的股价涨幅均超10%。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汽车智能化奇点已来,自主技术输出孵化机遇。汽车智能化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特斯拉FSD使用率拐点显现,自主新势力城市辅助驾驶加速落地,智能驾驶正逐步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的三重拐点,智能化布局相对领先、产品周期、品牌周期向上的车企将迎来机遇。
同时,几个掌握了头部核心技术的企业引领市场。百度的“萝卜快跑”预计在2025年实现盈利;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账号上宣布,公司将于8月8日发布特斯拉rbot taxi,并有望在2024年量产去掉方向盘或踏板的自动驾驶汽车。
虽然无人驾驶的市场火爆,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最受关注的就是安全性问题。
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超20万起,其中,九成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最常见的三个原因是:疲劳驾驶、酒驾和超速占道闯红灯,而机器天然没有疲劳、紧张失措等自然反应的负担。
百度表示其自动驾驶里程已经超过1亿公里,且从未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同时百度为每辆无人车及乘客购买了500万的保险。过去两年的数据显示,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0。
但目前“萝卜快跑”开放运营的城市毕竟是少数,如果在全国范围全路铺开,无人驾驶汽车是否能适应各地复杂的路况?也就是说,如今的技术发展已经不是无人驾驶的难点,难点在于车内搭载的高精度地图。
纵观整个行业,但凡是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发力的公司,均会在街景测绘的工作上下功夫。比如德国汽车制造商组成的收购集团(包括宝马、奥迪以及奔驰等)就收购了Here地图,Mobileye、特斯拉等在自研高精地图上也投入了不小的精力。毕竟各企业在传感器和算法上的差距并不大,搭载无人驾驶的车型也可以随时更换,但最终的落地体验,却非常依赖于地图的精度。
所谓高精度地图是指具有厘米级精度的超高分辨率地图,允许无人驾驶汽车高精度定位,绘制其与周围环境的精确位置图。高精地图的主要作用贯穿于自动驾驶汽车定位、感知、决策三个重要环节之中,总结起来就是解决“我在哪里?”“我前方有什么?”“我要怎么开?”三个基础而又重要的问题。
而传统的GPS导航解决方案早就难以跟上无人驾驶汽车的步伐,无法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足够动态和准确的数据。
2013年,国内图商四维图新、高德、宽凳科技等加入高精地图的制作,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百度、Momenta等为满足L3自动驾驶的要求,也开始了高精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目前,国内的各个智能汽车制造商和导航技术公司都在以专有格式发布自己的地图,小鹏、小米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更新地图的ota升级包。
但根据《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白皮书》,分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500公里道路,成本达每公里10元左右,而厘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100公里道路,成本达每公里千元左右。
此外,由于严格的测绘管理标准,高精地图的行业准入门槛很高,目前国内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的企业数量十分稀少。再加上除高速路段外,我国仅开放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这六座城市的高精地图采集权限,由此也导致了各大车企无法扩张到其他地区。
马斯克曾在2019年对高精度地图提出过怀疑,他警告说,对高精地图的过度依赖将使自动驾驶系统变得过于脆弱,从而难以广泛普及。目前,小鹏、理想、毫末智行和百度等公司纷纷发布了电动汽车新一代感知架构的最新进展,旨在在提升车辆感知能力的同时降低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总的来说,高精地图虽然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其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更新周期长等问题使得许多车企开始寻求“去高精地图”的解决方案。而随着摄像头技术的发展和感知能力的提升,车企们开始提出“轻地图,重感知”的口号,通过优化技术框架,减少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完全摆脱地图,而是转向更轻量级的地图解决方案。毕竟,完全依靠车端实时构建的难度较大,对车企的算法模型和数据量训练要求更高,实际成本也并不低。因此,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可能需要在“轻地图”和“重感知”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以确保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大众新闻客户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