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天水·风物志】
跨凤乘龙——天水市博物馆馆藏青龙纹画像砖
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汉青龙纹画像砖
□ 刘复兴
在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中,有一件汉代青龙纹画像砖。这件画像砖长29.4厘米,宽31厘米,厚3厘米,重量4250克。1980年采集于天水市甘谷县,后由刘大有捐赠给该馆。此砖为青灰色,近正方形,砖面正中模印一龙,做飞翔状,矫健有力,神态生动。龙头部较长,弯角后伸,两竹叶状耳后竖,龙嘴大张,上唇外翻,长舌平伸,龙身细颈肥躯,四肢呈奔走状,龙尾上卷,气象昂扬。砖上下近边处模印莲花和柿蒂纹,下边及右边沿装饰模印三角纹。汉代墓葬中龙纹画像砖常与白虎、朱雀、玄武画像砖配套形成四方四神。龙纹画像砖往往位居东方,五行属性为木,代表青色,人们习惯称之为“青龙”。
该画像砖,以模印的方式表现了龙、花卉、三角纹等不同纹饰,表现内容具有浮雕感,与之后麦积山石窟中的薄肉塑手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砖上的龙纹身形矫健、神态逼真,古人通过线、面结合的手法将其塑造得神气十足、呼之欲出。
龙为鳞虫之精,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崇拜的图腾,传说伏羲、女娲就是“人首蛇身”。《家语·辩物篇》言:“大昊以龙纪官,伏羲以龙马负图之瑞,故以龙纪官。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路史》也说:“伏羲命潜龙氏造甲子以命岁时,配天为干,配地为枝。枝干配类以纲,维乎四象。”魏曹植在《庖牺赞》中赞曰:“龙瑞名官,法地象天。”从古代记载来看,伏羲氏是龙图腾的创立者,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龙形象的来源非常复杂,有猪龙说、马龙说、鳄龙说、蜥蜴说、闪电说……其中最有趣的,要数图腾说,即龙是融合了蛇、鱼、猪、马、鸟等部族图腾后形成的。考古学中更是发现了彩陶上的蟠龙、红山玉猪龙、濮阳蚌龙……天水甘谷县和武山县发现的鲵鱼纹瓶上的图像,也被认为是“鲵龙”,更进一步丰富了龙图腾来源。可见,龙是中国文化表现的“母题”之一。对龙的崇拜源于对龙的独特认识,许慎《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风而登天,秋风而潜渊。”龙这种幽明巨细,登天潜渊的玄幻变化,真可谓神秘莫测。除了神秘莫测的变化,它还能导人升仙。《魏土地记》曰:“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有龙垂胡于鼎。黄帝登龙,从登者七十人,遂升于天。”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极具浪漫主义,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战国时期,仙人御龙成为常见的图像出现在帛画上。《汉武内传》也称:“东方朔一旦乘龙飞去,众人见从西北上冉冉,仰望良久,大雾覆之,不知所适。”由此可知,在汉代乘龙飞升思想依然兴盛。除此以外,青龙常与白虎、朱雀、玄武组成四神来定位、辟邪。
天水市博物馆所藏的这件青龙纹画像砖,正是汉代崇尚羽化飞升思想的直观体现,也是汉代先民丰富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的结晶。
刘复兴
责任编辑:樊醒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