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买金条、打金饰、攒金豆豆,随着金价走高,消费者对黄金投资、黄金饰品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不过,火热行情下,暗藏不少风险隐患:办理“托管”业务的金店跑路,黄金不翼而飞;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在黄金中掺加其他金属冒充足金饰品;听信买黄金期货有内幕消息最终被诈骗等套路需要警惕……
黄金“托管”暗藏风险
反复购买、托管,收获了一打“证书”,却没有见到黄金的踪影。近日,一则黄金加盟店“跑路”的消息令人哗然,有消费者称,在门店购买黄金并办理了“托管”业务,却发现金店关闭,购置的黄金也消失无踪。
这家店位于北京双井富力广场,闭店前的名称为“中国黄金北京概念店”,在2009年开业当时,这家店铺是北京地区单店面积最大的黄金店。
除了黄金饰品销售,这家概念店还为消费者提供黄金预定、托管业务。简单来讲就是消费者进入门店付钱购买黄金,然后再将黄金存到金店里,到期后再取出黄金便可以得到相应赠品(赠品为消费者所购黄金重量的2.5%),而整个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并未拿到黄金。
直到金店跑路后,有消费者才根据手中的发票信息查询到,上述金店并非直营店,而是中国黄金的加盟店,背后的主体公司为北京三鼎原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元,股东为杨淯溶一人。针对加盟店“跑路”、消费者挽损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中国黄金、北京三鼎原黄金珠宝有限公司,但电话未获接听。
近年来,因黄金“托管”投资名义集资诈骗的案件也频频见诸报端,这类诈骗手段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消费者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购买黄金自己拿走,金店再“原价回购”并返利给消费者;还有一类就是消费者将购入的黄金交给金店托管,金店向消费者定期返还利息。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指出,黄金“托管”的前提是信用,如果是信誉度不高的企业,可能存在违约挪用风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机构办理黄金“托管”业务需要满足一定资质,少数私人机构推出“黄金托管”业务本身存在违规行为,其潜在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甚至个别机构存在违法行为,损害客户财产。
假黄金“杀猪盘”
随着金价的拉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黄金也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财富的方式。3月6日,国际金价再度拉升,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分别站上2150美元、2160美元,盘中一度达到2152.11美元/盎司、2160.7美元/盎司,超过去年12月创造的历史高位纪录。3月7日,国际金价盘中再度刷新历史最高价,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时,伦敦现货黄金盘中最高报2161.3美元/盎司,纽约期金盘中最高报2166.03美元/盎司。
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走高,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假黄金“杀猪盘”层出不穷。目前,黄金掺假新招数相对更隐蔽、“技术含量”也更高。通常,这类产品外观与正常足金饰品无明显差异,肉眼难以区分,即使采用常规的X荧光光谱进行无损检测,结果也是能达到足金纯度要求。但检验人员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只要将部分样品表层黄色金属去掉,内层就会呈现银色、灰色现象,并可见灰色颗粒夹杂其中,且颗粒物分布很不均匀,但普通人群难以识别和鉴定。
对此,有市场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在正规渠道购买黄金饰品,如商场专柜、专卖店、线上旗舰店等。购买时,保存好购物小票和产品标签,以便后期维权,最好购买配有正规检测机构出具的第三方检测证书的产品。如遇到存疑产品,也可到权威检测机构进行咨询检测。
还有一类更为隐秘的诈骗行为。来自孝感公安披露的案例,2023年12月10日,报警人程某收到抖音私信,对方自称“中国船舶集团研究所”领导,对方称有“周某福黄金期货”的内部消息,可以从中获利,多场劝说程某帮其购买期货,并承诺获利后给程某分成收益的10%。程某购买后发现被骗,共计被诈骗2万元。
“消费者和投资者通过正规渠道办理相关业务,避免落入陷阱。”周茂华进一步指出,对此类风险,一方面,需要强化市场监管,提升违法违规成本,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强消费者和投资者教育,提升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投资还要注意回购风险
黄金一直被称为“硬通货”,当前金价处于高位,有不少消费者也想将闲置黄金“出手”变现,落袋为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黄金回购当中也要防止一些“坑”。
从回购渠道来看,目前有银行回购以及金店、个人商家回购等渠道,银行回购的金条有诸多要求。例如,一般不接受外来黄金,只接受在该行购买的黄金。也有银行规定,在回购自有品牌实物金条、金块以及其他指定银行品牌金条时,必须品相完好、无明显缺损、表面无修补痕迹且表面要素齐全(包括品牌标识、克重、成色等),在回收其他品牌成色Au99.0(含金量99%)以上的实物黄金产品时,要采取火融检测法检测。
在线下金店和个人商家回购时,有的商家会强调,戴久的首饰有损耗,导致回购时克重和购买时差距较大;还有一些商家会谎称顾客的足金物品成色未达足金要求,导致需要打折回收;有些回收商家会诓骗顾客收取折旧费等一系列费用,此举也被行话称为 “八两秤”和“魔术手”陷阱。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消费者对于黄金回购过程当中的定价,包括黄金本身的质量、成色、硬度都不了解,所以回购的价格都掌握在商家手里。存在的风险点在于,商家在检测时故意压低黄金成色,使得消费者造成一定损失,其次,由于黄金的品种比较繁杂,一些商家在回购时会刨除原首饰加工费,使得变现的资金大打折扣;还有一类为消费者在购买黄金时本身就存在不实或者掺假的黄金,在回购过程中,折损也较为严重,因此消费者应选择质量监督体系完善的机构去销售自己闲置的黄金产品。
盘和林提醒,购买实物黄金应选择大型机构和企业,银行诚信度最高,大型金店也有信誉,不过首饰会有一定的工艺加工成本,在回购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在购买时,消费者也应留存黄金购买的单据,以便未来回收变现,以及必要时进行维权留证。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