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开年以来,监管针对保险业乱象开出7000万级罚单。2月29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前两个月金融监管总局全系统针对保险业开出罚单总额达6909.6万元,同比增长约75%,为近年来之最。无独有偶,监管整治证券公司违规情况力度不减。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从各监管机构2月下发的罚单来看,共有18家券商收到31张罚单。
保险:前两个月开出近7000万罚单
2024年开年以来,保险业严监管持续。今年前两个月,金融监管总局全系统对保险机构共开出296张罚单,总罚款约690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5%。其中,2月的罚单金额为1867.8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保险业1月被罚5041.8万元,远高于2023年同期的1976.2万元,并成为近年来首月罚金之最。
在罚单数量、处罚金额方面,财险公司依然处于首位。今年前两个月,财险公司被处罚金累计4263.8万元,占比约六成。
在业内人士看来,财险公司通常承担着大量的保险业务,在保险业务规模、违规行为多样性、内控管理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其在监管处罚中占据大头的主要原因。
追责个人也在成为常态,今年前两个月,超过90%的罚单采取了机构、个人双罚制。“保险监管的趋势呈现出越来越严格和精细化的特点。监管部门对于保险业的乱象采取了高压严打的态度。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加强对保险机构的日常监管和风险评估,提高了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表示。
相较于其他顶格处罚,被停业整顿半年的情况并不常见。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今年2月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汇康保险销售(北京)有限公司被责令停业整顿6个月,被处罚缘由为未按规定投保职业责任保险。
大额罚单方面,开年以来,监管也针对多家保险机构开出百万级罚单。其中,太保产险广西分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罚款170万元,相关负责人合计被罚22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财务数据不真实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财务报告是反映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的重要依据,对于投资者、监管机构、合作伙伴等各方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财务数据不真实,将误导各方对公司的判断,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表示,保险监管的趋势显示出越来越严格的态势。监管部门通过高额罚单和顶格处罚,表明了其打击保险业乱象的决心,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这种趋势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视。
保险业前两个月常见的违规事由,仍集中于业务数据、销售与理赔、内控与合规、员工行为管理等方面。其中,虚列费用涉及的罚单多达95笔,频次占比约16%,涉及处罚金额933.5万元。
对于上述行业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江瀚表示,首先,一些保险机构可能存在利益驱动,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忽视合规经营。其次,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机构可能采取不当手段以获取市场份额。还有可能是因为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业务端、内控端成为处罚重灾区的同时,也有近年来并不多见的处罚缘由“现身”。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史带财险因网络安全管控不足,被罚,时任该公司技术与营运部总经理因负有责任,一并收到了监管开出的罚单。
金融监管总局多次强调,监管要“长牙带刺”,业内人士基于此表示,预计下一阶段强监管、严监管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1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会议其中强调,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全系统要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对于保险机构来说,需要将合规经营植根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之中。江瀚表示,为了从源头上杜绝上述乱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加大监管力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监管效率,确保监管无死角。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保险机构应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最后,对于违规行为要严格追责,确保处罚到位,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以此来净化市场环境。
券商:从业人员违规炒股遭集中追罚
监管整治证券公司违规情况力度不减。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共有18家券商收到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及各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发出的31张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银行于2月8日发布2024年1—3号罚单,直指券商涉反洗钱工作违规情况。据悉,中国银河证券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或者可疑交易报告遭人民银行罚没159万元,两名相关负责人宋某洋(时任中国银河证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刘某(时任中国银河证券财富管理总部副总经理)分别被罚款2.5万元、1万元。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解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即没有实名制和验证客户信息。部分券商屡屡出现相关违规问题,主要因为背后有利用他人账户操纵市场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灰色利益链存在,一方面有不法分子甘愿出借个人账户,并且手段隐蔽、监控查证难度大;另一方面则是券商疏于内部管理,工作重心往往集中在开户和业绩上,为不影响自身业绩对于异常交易麻痹大意,甚至视而不见。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得从根源抓起。由于相关违规行为的处罚基本采取罚款的形式,较低的犯罪成本也导致少数券商为了自身利益考量忽略其风险。所以建议加大处罚力度,增加犯罪成本,如引入刑罚责任,行政方面限制违法券商的经营范围,或降低其评级、加大罚款力度等。”龚涛说道。
除对券商反洗钱工作违规情况处以百万罚单外,监管部门也在2月针对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情况“重拳”出击并集中追罚,合计罚没金额超8000万元。
此前在2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文称,近期组织稽查执法、日常监管力量集中查办了招商证券多名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等违法违规行为。具体而言,中国证监会对招商证券63人作出行政处罚,合计罚没8173万元,对1人作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同时,将1人涉嫌内幕交易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对46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其中拟对3人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对5人采取监管谈话、38人采取出具警示函。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也对负有从业人员管理责任的招商证券,采取责令增加合规检查次数的行政监管措施,对公司董事长霍达采取出具警示函,2名时任合规总监赵斌、胡宇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并督促招商证券启动内部问责,约谈相关违规人员,落实问责全覆盖。此外,招商证券前投资银行部项目负责人、投资银行业务十部负责人宗长玉,招商证券前运行管理部副总经理、私人客户部总经理、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光焰分别被深圳证监局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针对中国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上述违规行为的整改进展,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相关机构,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此外,2月也有多张罚单直指证券公司从业人员违规情况。罚单内容显示,民生证券、中航证券、兴业证券、西南证券有营业部员工因存在违规登录与操作客户账户、违规开展投资顾问业务、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情况下从事基金业务等违规行为遭监管警示。
那么,相关机构应如何规范执业行为并进一步约束证券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龚涛认为,要加大券商内部人员管理,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券商人才信用体系建设,建议对有违法经历的从业人员实施永久禁入,对于违规人员采取信用惩戒,如不允许其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等,从而起到制约作用。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提到,券商机构在合规等方面需要持续加强,包括从业人员需要持续加强业务能力,定期参加系统培训业务,提升业务规范运作能力、增强合规性水平。
展望后市,中国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协同行业协会持续深入开展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管执法、持续净化行业生态等工作。完善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基本规范和操守准则,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名单制度和执业声誉管理机制,加快形成从业人员管理“严”的氛围。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李海媛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