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庆新闻网
丁家新是大观区海口镇安原社区居民,幼时因打针损伤了坐骨神经,被定为一级肢体残疾,终身与轮椅为伴。她虽然身有残疾,但凭借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撑起一个家;她虽然行动不便,却走村串户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近日,她也获评10月份“安庆好人”称号。命运虽给了她重重一击,但她始终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就像石缝中的一株小草,只要有雨露和阳光,就能向阳而生。
丁家新的丈夫杨昌进也是残障人士,被定为一级言语残疾,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聋哑人”,一双儿女虽已成人,但也没有固定工作。丁家新夫妇每个月靠低保金维持基本生活,平日里也小病不断,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历经多年的艰难坎坷,但她从未向命运低头。
“焦虑忧愁也是过,开开心心也是过,为什么不乐观一些呢?小时候,我在轮椅上常听广播里介绍张海迪的事迹,心里就特别佩服,她过人的毅力和学习能力也一直激励着我。”丁家新说,自己虽然没读多少书,但也在不断学习。她自学裁缝,开了一间小小的裁缝店,还自学补鞋、刻麻将等手艺活,并且购入山芋、玉米加工机器,开着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地吆喝给人加工,如今还尝试学习抖音直播带货。她勇于尝试,不畏艰难,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同时照亮了周围的人。
“王老,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不舒服一定要马上跟我讲,我送你去医院。中午记得来我家吃饭!”“上次送的茄子吃完了吗?我家菜地新长了些黄豆和玉米。”这就是丁家新每天的日常,双手作腿,轮椅成鞋,从村口这头“走”到那头,先跟左邻右舍拉拉家常,关心村里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再用自家小院里种的菜去附近的服装厂换点碎布头回家做衣服。
在丁家新的眼中,左邻右舍都是她的“家人”。其中,马兆奇和妻子王云花是住在丁家新隔壁的空巢老人,王云花今年61岁,有些驼背也不识字,女儿不在身边。丁家新时常挂在心上,日常生活中不仅主动陪伴照顾老人,但凡老人有个头痛脑热,丁家新都会送他们去医院看诊。除此之外,丁家新还免费帮助村里的人理发、缝补衣服,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她一坚持就是十多年,她用并不伟岸的身躯为居民撑起了生活的“保护伞”。
除了力所能及地帮助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丁家新还具有大局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村里的征迁工作她出了不少力,不仅第一个带头搬迁,从470平方米的房子举家搬进回迁房,为当地发展积极让路,更主动去做街坊邻居、亲戚们的思想工作。“如果我牺牲一点个人利益,能促进村镇的发展,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让老人孩子都有家人在身边陪伴,那我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丁家新说。
“希望海口镇政府未来的规划可以开设一些专门提供给残疾人的岗位,给我们这个特殊群体撑起一片小小的就业创业天地。”丁家新对此满怀期待,同时也希望获得更专业的直播技能培训,在线上开辟自己的“新天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