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是一年“国庆”到,作为农民的儿子,每到中秋、国庆假期,当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旅游的旅游,回老家的回老家时,我和妻子来到乡下的岳父母家帮老人掰玉米,收获金秋丰收的喜悦。
玉米,在我们这儿也叫苞谷。岳父种植着三亩多玉米,这里是全国著名的玉米制种基地,和其他普通玉米不同,由于受收获技术的统一规范要求,这里的制种玉米必须在规定的限期内采摘交售。而采摘期每年都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于是在采摘的那10多天,一些玉米种植大户纷纷雇“短工”加班加点采摘。由于岳父母都80多岁了,采摘速度有些慢,规定期限内很难完成,而儿孙们也都生活在农村,自家也有众多的玉米地,那几天都自顾不暇,于是生活在城里的我们便利用早晚和“双休日”来到岳父母家掰玉米,老人那个高兴哦。
金秋的玉米地里,一片金黄,到处都是收获玉米的人们。岳父母家在五六公里外的乡村,我和妻子一大早骑着电动车就来到玉米地,便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家里没少干农活,干起来当然得心应手。你看,我戴着手套左边掰一个,右边掰一个,只听“咔嚓”声起,一个玉米棒子就抓在手上了,我忙把上面的皮一层层削开,金灿灿的,好一个籽粒饱满的玉米呀。为了加快进度,我还和妻子进行了比赛,你追我赶,掰得又快又多。不一会儿,我们俩就将手中的蛇皮袋子装满了。虽说是秋日,天气不那么炎热了,但站在高大且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不一会儿,满头全是汗水。很快,全身几乎湿透了。
为了早日使玉米采摘完成,颗粒归仓,我们一大早就钻进玉米地,直干到中午毒辣的太阳晒过我们的头顶。午饭也就十几分钟,此时,烈日下我们坐在地头,一边吃着早上带来的馍馍和拌好的凉菜,一边喝着茶水,打开手机听着歌手王挺昌的《掰玉米》歌:“夏天夏天悄悄过去开着拖拉机/掰玉米/掰玉米/活活儿累死你/就在就在甜蜜的梦里妈妈叫醒你/去地里/去地里/下地掰玉米/换上旧时衣/把头塞进纱巾里……”
掰下来的玉米棒装满了田边旁的架子车,我在前面拉着,妻子在后面推,送到不远处的玉米种子公司临时收储点。金黄色的玉米棒装了一车又一车,岳父母他们黑瘦的脸上挂满了笑容,这是秋收的喜悦,这是辛勤耕耘的笑脸……
虽然是玉米地里的“国庆节”,我和妻子的手脚慢,两人一天也就掰一亩地(经常干活的农民兄弟一人一天能掰一亩多地),脸也晒黑了、手也划破了,而且浑身酸痛,但心里的感觉比蜜还甜……
□汪 志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