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秋高气爽,是旅游出行、探亲访友的高峰期。草原旅游的热度攀升、人员的流动性增大、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增多,要警惕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秋季是鼠疫的高发期,有效的自我防护可防范感染鼠疫!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卫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国每年人间鼠疫发生数已被控制在个位数水平,鼠疫已成为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


预防鼠疫,
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1
避免接触疫源地野生动物

外出旅游尤其是前往草原时,应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或投喂鼠类、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鼠类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特别是不要接触病死的野生动物。



2
采取防蚤叮咬措施

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鼠疫杆菌可以通过跳蚤叮咬进入人体。因此,进入疫源地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着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以防被跳蚤钻入、叮咬。



3
坚守“三不”准则

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的人员要坚守“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的准则。


4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从草原等疫源地游玩回来后,做好持续一周的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源地旅行史。


5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包括鼠疫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