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吉林网
9月下旬,大清早,吉林松原查干湖上,一支捕鱼队满载而归。
是的,你没看错。
捕鱼队。

可能说起查干湖捕鱼,绝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查干湖冬捕,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查干湖,秋天也捕鱼!
这不,9月里,走进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远处,年轻的渔工们边呼号子边拉网,水面不时有鱼儿跃起。

“捕鱼时,渔网渐渐收口,许多鱼便会从水面跃起。冬天时,叫作冰湖腾鱼,秋天,便是圣湖腾鱼了。”当地人这样说。
据了解,查干湖水源水系广、水质养分足,出产的胖头鱼头大体肥、肉质细嫩,一直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我们四点就开始作业,这一网就打出了五万斤的活鱼!”说起这一天的收获,渔工们个个喜笑颜开。

捕鱼队这一天的收获,除了查干湖最出名的胖头鱼;还有大白鱼,也就是俗称的翘嘴儿。此外,还有草鱼、鲤鱼、鳌花鱼、鳊鱼……
与查干湖久负盛名的冬捕相比,秋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明着来,能看得见水,因此也叫明水捕鱼。
相比于冬天需要在冰下走网,马拉绞盘,明水作业要容易得多。

渔工们将两千米的大网下入水中,通过渔船带动渔网两侧不断前进,对鱼群进行合围。
这个过程往往要持续几个小时,接着渔工们会缓缓收紧渔网,这时候一条条大鱼会腾空而起,跃出水面。
据了解,如今,查干湖的水域面积达到了500平方公里,这大约相当于7万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因此,在什么地方下网才能有好的收获,这可是一门技术活,只能交给当地的渔把头来完成。
渔把头是每支捕鱼队的带头人,常年积累的经验让他们可以通过温度和风向来判断鱼群的位置。

查干湖水清鱼肥,秋捕也吸引了许许多多客人远道而来,可以说,查干湖已经走出一条以“鱼”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之路。
那么,如何保证猎杀不绝、年年有鱼?
渔把头们道出了其中的秘诀。

那就是:
坚持使用6寸网眼渔网、只捕大鱼;
大力实施“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工程,坚持每年投放鱼苗,投入的鱼苗远远超过捕鱼的数量。
目前,查干湖的鱼类已经超过了60种,丰富的鱼类资源,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态净化系统。
查干湖的捕鱼文化已经传承千年,传承的不仅仅是捕鱼的方式,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几年来,查干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做好常规工作基础上,加大鱼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精包装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延长渔业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和渔业旅游项目,增加渔业企业旅游业的收入比重,查干湖生态渔业真正实现了“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制作 明鑫睿
通讯员 查干湖开发区宣传中心 毕重明
部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梁欢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