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9月23日,我国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我国农村地区服务网点最多的保险公司,人保财险深入贯彻党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助力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如今,广大农民已经越来越认可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成为农民的“心头好”。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的陈兰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规模从最初的70亩发展到了如今的2000亩。种植模式创新带来的风险不可避免。合作社的负责人陈兰坦言,“病虫害、极端天气都是我担心的,一旦碰到,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但是我不得‘虚’(四川方言为‘害怕’之意)”。
陈兰“不得虚”的底气,来自于她在人保财险投保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受灾后每亩最高可以获得1100元的赔款。“我们种粮大户都投保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受灾之后心不慌。去年幸好有保险托底,不然我的损失可能达上百万。”陈兰表示。

9月初,江苏省淮安市的485万亩水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这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节点。人保财险在当地为3.5万户水稻种植户提供了农业保险保障15.8亿元。为进一步增强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今年人保财险为淮安参加水稻保险的种植大户免费安装了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农户在家打开手机就可以实时了解水稻生产情况,并能远程接受专家的技术指导。
当地种粮大户林介鸿承包了300亩土地,过去每年立秋过后,他总是提心吊胆,生怕病虫害发生造成作物减产。现在有了这套系统,林介鸿对今年的水稻增产有了更大底气。他表示,“我们信心百倍,明年准备再流转500亩土地,把规模做大做强”。
目前,人保财险已经实现了对“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肉案子”等近300种农畜产品的保险全覆盖。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共计提供农业风险保障1.4万亿元,其中在14个省开办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提供农业风险保障2090亿元,有力支持了粮食生产。
护航农业强国建设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种业必须强。人保财险坚定扛起保险服务种业振兴的使命,2011年-2022年累计为22多万户次制种农户提供了风险保障,累计支付种业保险赔款14.9亿元,助力提升种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天津奥群牧业是首批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入选国家畜禽种业“补短板”阵型企业名单,种羊供给量占全国七成以上。人保财险针对种羊养殖风险实际,研发落地了全国首单核心育种场种羊养殖保险。该企业负责人说:“有了保险,我们才能睡得着安稳觉,公司的健康发展得到了保障。”
现代设施农业集新型材料、智能环控、精准滴灌等先进技术于一体,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攻克的“新高地”。北京翠湖农业创新工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京津冀单体最大的智能温室,代表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先进水平。围绕智能温室特点,人保财险创新开办了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翠湖农业创新工场的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施肥、打药,在生产端建立风险防线。如果没有防住,还有保险兜底保障,这给了我们经营的底气”。
2022年,人保财险在福建、江苏等22个省份开办了设施农业保险,共计承保设施大棚近千万亩,为30万户次农户提供了农业风险保障230亿元。
助力特色产业振兴
长城沿线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了我国的谷子主产区。“张杂谷”是张家口农科院从1969年就是开始选育的谷子新品种,具有高产、节水、耐瘠、耐旱的特点,是当地重要的致富增收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支持“张杂谷”特色富民产业发展,人保财险创新开办了“张杂谷”收入保险,为当地农民提供每亩2040元的收入保险保障,防范灾害损失和价格波动。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的研究员赵治海表示,“盼了谷子收入保险十多年。收入保险降低农民种植风险,让‘张杂谷’种植户种得放心、种得舒心、种得开心,种得理直气壮,种得扬眉吐气”。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人保财险紧跟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上半年为水产养殖提供风险保障超过260亿元,积极助力蓝色粮仓建设。
在广东省,人保财险开办了海水网箱水产养殖风灾指数保险,并逐步升级扩充了气象预警责任,有效提振了水产养殖户的信心。今年台风“苏拉”过后,在汕头市南澳县的养殖户仅用一小时就收到了气象预警保险赔款。南澳县养殖户李先生收到赔款后兴奋地说:“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惠农政策的好!”
青岛“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有15个养殖舱,住着300万尾大黄鱼。人保财险专门打造了养殖工船大黄鱼保险项目,应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每个养殖舱安装水下视频监控,准确掌握大黄鱼所处位置和生长状况,为养殖设备和大黄鱼提供保险保障74.12亿元。
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人保财险全面践行“保险+风险减量管理+科技”新商业模式,切实做好农业防灾减损和农险灾后理赔工作。5月底,河南省夏收“烂场雨”灾情发生后,人保财险投入员工1800余人、农险协赔人员及农业专家8000余人、查勘车辆近800台,及时将农险赔款赔付到户。
在广东省,人保财险建立了1个省级和14个市级水稻防灾减损服务中心。今年7月“泰利”台风在广东登陆时,正值水稻成熟收割时期,人保财险发送预警信息11万条,派出4200人次、无人机90架次,对11万亩农田进行了防灾排查。同时联合农机农服机构,投入收割机协助农户抢收水稻1.4万亩,烘干水稻240万斤,直接减损超过千万元。
8月份,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人保财险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能赔快赔、应赔尽赔”的要求,对农作物全损绝收的、养殖险大批量死亡的,加大预赔付力度,简化理赔流程。在黑龙江五常市,向阳镇某米业公司遭灾后,人保财险启动绿色通道快赔机制,预付100万元赔款给企业。受灾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雨刚停,人保理赔员就来了,说大灾期间特事特办,先预付100万赔款。这钱到账了,我心里也敞亮了。这保险是真有用啊!”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