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而动,任游晶桥。近日,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首届五彩乡村旅游节暨“山居秋瞑”露营季启动仪式在芮家社区石山下村拉开帷幕,这是晶桥镇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成果。晶桥镇通过深入开展“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活动,全面打造“党建引领微地标”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到底到边。

晶桥镇芮家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盘活闲置农房,唤醒“沉睡”资产,让农村闲置资产变增收“活水”,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溧水区首张农房使用权流转鉴证书正式发放,并获得了全市首例以农房使用权为低押物的融资贷款,为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出关键一步。

芮家社区石山下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是游客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石山下此次交易的闲置农房房屋总面积77.89平方米,使用期限为10年,成交金额7.2万元。流转鉴证书显示,使用权流出方为当地村民刘某,流入方为芮家社区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南京溧水石景农地股份合作社。溧水石景农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此处闲置农房流转后将打造成集非遗展示馆(包含马灯道具展示、麦芽糖、竹编、剪纸等非遗手工互动)、农产品展销中心、电商直播基地于一体的展示中心,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业态。为此,石景农地股份合作社获得了全市首例以农房使用权为低押物的融资贷款5万元。闲置农房使用权的成功流转,标志着在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上开拓了新的路径。

今年以来,晶桥镇芮家社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红色引擎”,学好用好仙林经验,以农旅融合发展为纽带,用活党建“指挥棒”,通过打造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富民强村“微地标”,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推进石山下村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再出发,乡村旅游服务内涵和品质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创新“板凳议事会” 开拓党群交流新途径
芮家社区党总支积极组织开展“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活动,创新“板凳议事会”,深入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建言献策活动,打造宣传课堂“传党音”,搭建干群“连心桥”。围绕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把“板凳议事会”设在田间地头,群众“家门口”,收集掌握民情民意“第一手信息”,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把群众“心声”变成“掌声”。“我在‘板凳会’上建议加强厨艺培训,社区很快就采纳了我的建议。”石山下村村民、餐饮店经营者傅竹平高兴地说。
近日,石山下利用“板凳议事会”把学习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在村头百年桂花树下,党员、网格员、村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这样的宣讲我们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老党员们纷纷表示。芮家社区把学习阵地搬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文化广场等基层一线,坚持党员群众在哪里,理论课堂就设到哪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建起“家门口”的学习阵地。

芮家社区在石山下村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石山下党员代表自觉发起倡议,带头做政策宣传员、做美丽乡村推介者、做矛盾协调员、做环境整治监督员,带头为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推行旅游服务行业党员从业人员佩戴党徽上岗制度,让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芮家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家春常年利用工作之余,为游客提供石山下村解说等志愿服务。“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刘家春表示。
学好用好仙林经验 倾力打造“党建引领微地标”
芮家社区积极探索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方案,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为主的“老娘舅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队”,全面开展免费宣传政策、调解矛盾、监督村庄环境、民情民意等工作,真正把长效管护落到实处。专门聘请相关专家对每个自然村因地制宜、量身定制,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各自然村的文化底蕴、地理位置有侧重地进行打造,做到一村一特色。以“党员+设计师+群众”多元会商机制为纽带相继落地,成为“网红打卡点”。
露营、音乐会、小型烟花秀、自助烧烤、星空电影、篝火晚会……近日,石山下村星空露营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就迎来了一波游客小高峰。大家在星空之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畅享怡然自得之乐。石山下村星空露营基地占地20000多平方米,是集自然乐园、户外营地、万重山团建基地、露天电影、花卉谷于一体的轻奢营地。

身穿战袍、脚跨战马、手握兵器、背插旌旗……在石山下村新建的非遗展馆,当地泥塑艺术非遗传人制作的晶桥镇西宋马灯栩栩如生。西宋马灯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于明朝万历年代兴于清朝,集武术与舞蹈表演于一体,传承至今。石山下村非遗展馆集中展示了晶桥镇雨花茶、西宋马灯、石山下特色糕团、麦芽糖等国家、省、市、区级非遗技艺,结合互动体验和儿童手工坊,让游客体验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

石山下村新建的农耕文化教育基地,是南京农业大学教学实践基地,不仅收藏了多件农耕器物,还有农业起源、精耕细作、重农固本及农村生活等详细农业文明发展介绍,游客可以在这里呼吸稻香、亲近农耕、回望历史、体味乡愁。

石山下村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民风纯朴,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村里有五百多年树龄的桂花树和400多年预测收成的年成树,村里的刘氏宗祠,历经近200年人世沧桑,迄今仍完好保留于村前。石山下村综合利用刘氏宗祠建设的芮家村史馆、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国供销博物馆、在有历史沧桑感的老宅故居里打造的乡居民宿、青少年自行车骑行环线等延续村落文化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娱乐设施,让游客沉浸其中,细细品味古韵乡村的人文情怀。

“今年我们在石山下村打造了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富民强村‘微地标’,凝聚起了奋进力量,注重挖掘传承乡土文化,新建了石山下村非遗展馆、农耕文化教育基地、星空露营基地、游客中心等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拓展提升乡愁的人文内涵品质。”芮家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表示。
党建引领 农文旅融合富民强村
芮家社区还在石山下村景区搭建党建宣传阵地,树立红色旗帜、悬挂红色标识、张贴红色标语、制作红色展板,制作“我入党那年”打卡点、“红领巾心向党”打卡点,将党建元素有机融入特色景点中,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中学习党的政策。

石山下村作为芮家社区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富民强村“微地标”,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目前,石山下已打造13家农家乐,每户年收入2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当地富硒农副产品、富含当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也是供不应求。同时,村民以土地、房屋等入股,既可享受红利收入,又可在村中务工增加收入,直接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年创收1000多万元。
“芮家社区通过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微地标’,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突出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努力在探索实践中勾画‘新乡土风景’,不断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晶桥镇组织委员张蓓表示,晶桥镇全镇12个村(社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微地标”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微地标”为主阵地,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通讯员 李玉英 张福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