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西藏林芝市“智慧食安”答好高质量发展“民生卷”
□ 高根升
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市场监管局锚定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目标任务,聚焦“四个最严”,守好“四大安全”底线,针对人少事多、执法成本高、监管盲区覆盖不足、监管数据共享难的问题,探索建成“林芝智慧食安”电子监管系统,打造全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标杆,助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紧盯“智慧食安”,提升抓落实能力。该局坚持“数据赋能、数据管理、数据决策、数据分析”原则,紧贴民生关注热点问题,充分利用广东省对口援建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建成“林芝智慧食安”电子监管系统。针对市民群众和监管所盼所需,该局适时对系统进行动态优化提升,目前涵盖信用监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管理“一站式”服务、“食安地图”等10余个模块。
紧盯数据运用,强化优环境动能。该局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完成“林芝智慧食安”系统与西藏政务服务平台有效衔接,建立食品行政许可全程网办机制,进一步破除政务服务制度性“壁垒”。食品经营企业、市民可通过市场监管微信小程序、门户网站等端口在线申请、变更、上传材料,实现“审批服务零见面、手机办理零距离、24小时办事不间断”,审批环节、材料、时限大幅减少。截至目前,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通过“林芝智慧食安”电子监管系统办理行政许可事项0.8万户次,占食品业态总量的80%以上,线上完成食品安全培训5万余课时。同时,在商场、超市等人员聚集区投放20台“智慧食安”联播机,开设“信用林芝 食安创建”“食安地图”智能导览服务,形成食品安全正向反馈、闭环监督的共治共享格局。
紧盯智慧赋能,提升严监管效能。该局紧扣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充分发挥“林芝智慧食安”电子监管系统智慧监管效能,建立全市上下协同高效的培训、提升、运用、管理工作机制,整合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监督检查大数据,打通数据壁垒,有效避免数据“孤岛”,实现智慧高效监管,进一步夯实筑牢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00%纳入信用监管;近300家学校食堂、机关食堂以及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安装摄像头500余个,并引入AI智能抓拍技术,打造“阳光厨房”,实时抓拍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通过“林芝智慧食安”系统报送“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信息4.8万余条;完成全流程无纸化监督执法1800余次,评定风险等级10227次;完成“互联网+食品快检”70662批次,合格率98%以上,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置率100%;依托“短信网关+专人值班”,共推送预警提醒信息6万余条。
《中国质量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