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白俄罗斯特派记者 白云怡 张婷鸽 张江平 赵瑜莎 林小艺 夏温新
在明斯克中白工业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标志性的大石头,上面“Great Stone(巨石)”两个黄色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为中白工业园所取的名字,意喻“中白两国人民友好的基石”。如今,这块曾经还是一片原始森林的土地,已宛然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一张白纸”到“一座新城”,中白工业园的建设经历了哪些难忘的故事?在地缘政治的冲击下,中白工业园能够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背后又克服了哪些困难?日前,《环球时报》记者走进这座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外工业园区,探寻其成功背后的秘诀。
“你永远不会踏进同一个中白工业园”
8月下旬的一天,明斯克天高云淡,清风宜人。《环球时报》记者来到位于明斯克东郊的中白工业园区。这里地理位置非常好:它同时临近明斯克国际机场、铁路和M1/E30公路,这使得在园区建设期间大量的物资可直接通过中欧班列运送到这里,白俄罗斯政府直接在园区内设立海关站,为商贸、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等提供服务保障。
中白工业园建设速度更令人惊叹。据说在白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工业园发展的速度——“你永远不会踏进同一个中白工业园”。在园区的正门口,《环球时报》记者还看到一幅大型的红色展板,上面用中俄双语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资料显示,中白工业园于2014年奠基,在2015年5月12日中白两国领导人考察工业园后,园区只用两年时间就建成了必要的基础设施:110千伏电站开始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通信管网铺设完成,写字楼、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完成施工。
“如果说工业园的快速发展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来自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支持与鼓励,以及中白各方的高质量协调。”中白工业园管委会主任亚罗申科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园区的几条主干道分别被命名为“北京大道”“明斯克大道”和“友谊路”,体现出中白工业园迅速发展的背后,中白双边关系也在不断提升。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一大批合作项目在白俄罗斯落地生根,中白双边贸易额由建交之初的6080万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0.8亿美元,提升近83倍。在外交上,两国高层交往频繁,2013年7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9月建立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2年9月建立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有分析认为,尽管两国在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差距悬殊,但白俄罗斯和中国均致力于开展相互合作,且两国在一些重要国际和国内问题上常常也立场相同或相近。尤其重要的是,两国建交以来,双方一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合作。
美企业家:“在工业园买地买少了!”
当《环球时报》记者走进中白工业园的综合办公楼时,在入口处看到这样一份入驻企业名录: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电科……一大串知名大企业赫然在列。此外,还有许多专注于航天、医药卫生、IT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工业园有来自16个国家的企业,除了来自中国和白俄罗斯的企业,还包括美国、欧盟国家、瑞士、新加坡等。”亚罗申科站在一幅地图前,兴致勃勃地一边指点一边为《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我们的园区是很国际化的”。
截至今年8月,中白工业园共有入驻企业114家,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商务、新材料、中医药、人工智能、5G网络开发等多个领域,意向投资额超过13亿美元。
在谈及工业园招商引资时,亚罗申科最喜欢讲起这样一段往事:“6年前,一家美国企业的老板曾专程乘坐私人飞机来到中白工业园,他说要亲眼看看园区的情况。后来,他告诉我说,自己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那就是在园区里建厂买地买少了,‘我应该在这里买两倍大的地!’他后来决定在工业园建第二家工厂。”而这也成为亚罗申科最自豪和难忘的经历之一。
为什么中白工业园对企业如此富有吸引力?除了发达的基础设施“硬件”,还有完善的政策服务“软件”。在园区综合办公楼的二层,有一个“一站式服务大厅”,汇集了白俄罗斯二十多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在这里,入驻企业可以“一站式”办理登记注册、申请许可证等一系列手续,避免在明斯克市区的各个部门间来回奔波。
“在‘一站式服务大厅’,一家企业可能只需要用一两个小时就能办完所有手续,而在其他地方,跑完这些手续少则7天,多则一个月。”中白工业园开发公司副总经理任飞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介绍说,这是中白工业园从中国苏州工业园那里学习借鉴的经验。此外,入园企业还能享受一系列出入境和税收领域的优惠政策。
人类工艺医疗产品生产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年底正式入驻了中白工业园,这是一家主要生产医疗假体的白俄罗斯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安东·纳采夫斯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之所以选择入驻中白工业园,是因为园区的管理层会用心帮助每一家企业的发展,并努力帮他们拓展海外市场。他期待在这样有利的环境下,自己的企业和白俄罗斯的医疗假体行业都能发展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据介绍,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中白工业园将进一步聚焦高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仓储物流、电子信息、环保等创新型产业,致力于形成聚集效应,并完善上下游配套形成完整产业链。从中长期来看,中白工业园计划吸引超过10万产业人口,成为一座国际化的综合开发区。
未来将打造“智慧新城”
最近几年,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爆发给中白工业园的发展带来新挑战。不过,据任飞介绍,工业园的建设和招商成果却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响。他为记者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我们引进入园的企业大概是10家左右,2018年起,每年引进的企业在18家到20家之间。2021年,虽然有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仍然有20家新企业入园,2022年这个数字是19家。今年截至8月,我们已经引进了17家新企业入园,预计全年可以引进23家或24家新企业,实现入园企业增长的新高。”
实现上述成果一大原因是中白工业园及时采取措施,有效缓和了地缘政治变化和西方制裁带来的负面影响。据任飞介绍,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工业园及时调整了招商的来源结构,“以前来这里的很多是面向欧美市场的企业,现在以面向欧亚经济联盟市场为主,还有一些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
同时,在白俄罗斯多家银行也遭到美国制裁的情况下,园区协助部分银行接入人民币支付系统,双边本币结算也解决了不少企业有关支付的难题。“此外,我们也在加紧通过中欧班列解决运输问题,部分抵消俄乌冲突爆发后白俄罗斯海运受阻的影响。”任飞告诉记者。
无论是在管委会、开发公司还是入园企业的眼中,中白工业园的未来还要更美好——它的远期目标并不仅仅是一座工业园,还是一个既聚集产业、又居住舒适,且环境美丽宜人、充满高科技元素的“智慧新城”。
事实上,《环球时报》记者在园区探访时已经看到,这里除了有工厂、企业,还有公寓楼、商店、超市、药店,甚至还有一座风格别致的酒吧“军官坊”,道路间的树木更是郁郁葱葱,满目所见皆是绿色,成为一道道天然的生态屏障。据介绍,未来中白工业园还将成为白俄罗斯第一个5G移动通信试验区,并推广无人驾驶。
在国机集团白俄罗斯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白俄罗斯雇员希马诺维奇·亚历山大看来,在中白工业园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十足,因为“这里有很多绿树,随时可以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生产空间、生活空间、自然空间,三者结合得很好。”白俄罗斯技术人员亚历克谢·克卢奇尼科夫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的中白工业园技术研发中心工作,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这里工作除了收入比明斯克平均水平高不少,还有很多和中国同行交流的机会,能学到最新的技术。
“我们的目标,是让这里成为‘中东欧的新硅谷’。”任飞自豪又自信地表示。在这位已年过半百的中国企业家看来,中白工业园已不仅仅是一个园区、一个项目,而是一批人热血与理想的结晶。▲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