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的俞浩,带领一群年轻人开始攻坚一项被海外厂商垄断的技术——高速数字马达。两年后,这个曾经跟随导师参与过国产大飞机C919气动外形设计的高材生,用造飞机的技术、成功研发出10万转/分钟的高速数字马达,追平国际水平,并最后做出了超越戴森转速的高速吹风机。
戴森可能也没想到,7年前由它教育好的中国百亿高速吹风机市场,时下正迎来一群包括由俞浩成立的追觅、徕芬、直白在内的曾经的“中国仰望者”来共同竞争、甚至蚕食市场。伴随着高速数字马达核心技术的攻克与普惠,叠加中国制造链优势,一场围剿戴森的国产替代战已经悄然打响。
“吹出咱们的名声”、“剪不断的情丝、吹不完的牛”、“咱用的是吹风机界的苹果”。
自2012年第二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戴森吹风机俨然已成为中国实力消费阶层的地位象征。上述都是流传在网络上消费者之间口耳相传的段子。
有数据称,中国消费者为戴森贡献了全球70%的销量。去年,在中国电商平台,每卖出100台电吹风机中,可能有近30台就是戴森。
不过,1983年出生的“英国设计之王”的詹姆斯·戴森,可能怎么都没想到,中国国产的高速吹风机崛起如此之快。
在过去5、6年间,一批国产吹风机新品牌,纷纷推出了高速吹风机。他们声称,自家的风速比戴森更高,但大部分价格只有3000元戴森的六分之一。凭借性价比优势,国产新品牌率先在中低端市场展开分食。
追觅、徕芬、直白,是在消费者中知名度较高的三款中国高速吹风机品牌。观察这三家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出身的背景十分多元,但都算是戴森曾经的“仰望者”,并且最终都将赶超的目标瞄向了“老师”。
比如追觅背后的创业者,是精英大学的毕业生俞浩。从来没有参加过中考、高考、研究生统考的他,一路保送上清华。
他一直有个远大的飞机梦。他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跟随导师参与过国产大飞机 C919 的气动外形设计。
但这个远大的梦想,似乎还是难敌2015年戴森推出3000元V6吸尘器给他带来的刺激。当年,这款大热产品在中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达到了222%,成就了戴森霸榜至今的高端地位。
受此启发,当时研究无人机技术的俞浩也开始思索,能不能用造飞机的技术攻克高速数字马达技术,将尖端科技用于生活普惠,做一家像戴森一样的科技公司。
高速数字马达是戴森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每分钟高达11万的转速被用于吹风机后,改变了人们传统用低风速+高温方式来把头发吹干/烘干的方式,能让洗完后的头发变得更加顺平。
经过几年的技术探索,2017年俞浩正式成立追觅,并一口气推出了多品类产品,包括吸尘器、扫地机(包括日后推出的洗地机)、吹风机、机器人等,开始了在这个领域的进击。其中,当时追平戴森马达转速的追觅高速吹风机,以其科技范、时尚感俘获了不少消费者。
和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出身不同的是,如今在各电商平台表现也不错的徕芬,它背后的创始人叶洪新出身草根,经济一度困窘到与父亲曾经在垃圾桶里捡一些过期食品吃。但他后来的成长路径,完全发挥了浙江人吃苦肯干、战天斗地的精神,成为一个连续创业者。
从2007年到2018年间,他先后创过的业就有在淘宝上卖服饰和箱包、做飞行器和电动滑板车项目。其中淘宝业务成功为他赚得了1000万的人生第一桶金。
虽然后两个项目,让他亏了不少,但也给他留下了在电机制造技术、电池管理、电机驱动等方面的业务积累。
2018年,他开始再选新的赛道。当时正值戴森风头日盛,他对充电头、吸尘器等十多种产品进行考察,最终选择了吹风机。
叶洪新的判断是“尽管市场进入者越来越多,但高速吹风机仍是蓝海,一定可以出爆品。”
和俞浩一样,他也花了两年时间做研发,2021年徕芬第一代产品上市。之后的一年,徕芬连续迭代三款高速吹风机,迅速扩大销售市场。
此外,国产高速吹风机还有一个品牌叫做“直白”。比起叶洪新和俞浩两位80后,直白的创始人喻金明年岁稍长,是70后。他完成的是一个从“打工皇帝”到创业者的转变。
1999年,喻金明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进入松下,成为松下在华培养的第一代本土工程师。
他在松下一呆就是8年,到了2010年,他加入奔腾成为个护电器部门的创始人。之后他又跳槽去了九阳。
当时,我国的小家电战场一年有4600亿的规模,美的、九阳、苏泊尔三足鼎立,让外国品牌几乎没有容身之处。2017年,喻金明从九阳离开,决定自己创业,而他选择吹风机这条赛道,用的是排除法。
小家电中,分为厨房环境生活、家庭清洁和个人护理三大类。其中个护类是国产品牌发育最晚的,市场还没有彻底饱和。
个护类的剃须刀已经有了飞科,电动牙刷市场已经被飞利浦和欧乐B瓜分完了,想来想去,只有高速吹风机这一条路了。2017年,喻金明在杭州成立直白,并推出了第一代产品。
以上这几位都是国产高速吹风机新创品牌的缩影。可以看到,相比较于此前新消费类品牌创始人擅长营销、弱产品研发的样貌,这些品牌在产品研发上使力颇多。
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就表示:“追觅是一个硬科技科技型企业。”这代表了他对自身的定位和对行业的认知。
戴森的壁垒不是一天建成的。国产新品牌想要挑战戴森,并不容易。
熟悉戴森历史的朋友,应该对创始人戴森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并不陌生。为了打造戴森最初的起家式产品——吸尘器,这个英国男人曾经5年没有收入,在经过5126次失败实验后,才于上世纪80年代在自家后院里成功研制出一款气旋式真空吸尘器。
这款吸尘器日后彻底淘汰了传统吸尘器需要的集尘袋或过滤器系统,能吸附0.5微米甚至更小的尘埃,减少了主妇们的麻烦,让清洁不再劳累。
凭借这款发明,戴森发了财,还获得了英国王室颁发的荣誉。戴森后来这样总结他成功的经验:“应该欢迎失败,而不是避免失败。”
许多人认为,气旋分离技术是戴森系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但背后驱动这项技术的核心组件其实是马达。尤其是超高速马达,它的转速越高,效率就越高,不管是吸还是吹,都能让产品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2004年,戴森开发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高速马达——数码马达,成为戴森日后驰骋市场、构建壁垒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不但转速快,而且还因为体积小,可以依靠它开发更多产品——比如日后戴森陆续推出的干手器、无叶风扇、以及2016年正式面世的高速吹风机,都受惠于此。
那么,国产高速吹风机在技术实力上,与戴森相比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赶超的呢?
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告诉《真故研究室》,首先从结果上来说,目前国产吹风机在高速数字马达技术攻关上已经实现了自主可控。然后,国产高速吹风机在过去几年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当中有许多彼此摩拳擦掌、你追我赶的细节。
一是2019年之前,国内市场上高速吹风机相关技术的稳定性还没做到最好,这个时候戴森仍具备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当时国内市场更多流行的是普通电吹风机,转速多在2万转/分钟上下。
二是2019年-2022年底,国内高速数字马达技术持续突破,改变了局面。
比如戴森吹风机公开的最高转速为每分钟11.5万转,而追觅科技的高端系列产品已经搭载了13万转的高速数字马达。现在,追觅科技已经量产16万转的高速数字马达,甚至还储备了20万转的技术。据说追觅每年有超过12%的收入投入到研发中,公司70%都是研发人员。
徕芬的吹风机产品也搭载了11万转的高速马达,和戴森不相上下;直白吹风机产品的转速则在10万转上下。
三是2022年底到现在,是国产品牌定格局的阶段。“技术的突破已经对消费者形成普惠效应,接下来就是如何打出品牌力。”郭人杰说。
技术突破被认为奠定了国产高速吹风机品牌进行突围的基础。但国产品牌并不满足通过传统代工方式来造产品,而是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的制造实力。
郭人杰介绍,当时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在12万转/分钟这个节骨眼上,国内外企业是一起突破的,但当时还需要用到日本供应商来支持一些零部件。
不过在突破12万转之后,“我们开始研发15万转高速数字马达技术。这个时候,全球供应商都没有相关技术能力。于是当时我们带着中国高速数字马达的上下游供应商,一起搞技术攻坚,最终成功突破了15万转技术水平,当时日本就没有做下来,这让中国高速数字马达的供应链技术水平提升到了全球最高,现在很多国外厂商在做高速数字马达的时候,都需要来国内找追觅的供应商合作。”郭人杰介绍。
对产业链重视就带来三个结果,一是企业能对终端产品品质进行全程把握,掌握业务链条也有助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能及时、灵活地调整供应;二是降低了中间成本,让产品具备性价比优势;三是国产技术普惠及外溢,也带动了全行业制造的水平。
“时下国内10万转上下的高速吹风机品牌已经越来越多,就是受惠于我国整体产业链的提升。”郭人杰表示。
目前,追觅科技在苏州自建和迭代了四代工厂,员工人数逐代递减,从第一代需要数十人,到第四代已经打造成无人智能工厂,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智能工厂在高速数字马达的生产中,能够保证工艺水平、产品品质的优质度。
徕芬也对外公布称,其所有零部件全部实现了自研自产,从电机、电控到组装,都是自己工厂来操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有句话说,“中国制造擅长把天价变成白菜价”。在核心技术突破+中国制造优势下,国产高速吹风机在600-1000元左右的中端价位,以及600元以下的性价比价位,快速扩大了市场份额。
据各品牌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0月到之后的5个月,直白的月销从近10万增长到500万元;
2022年前9个月,徕芬在国内高速吹风机线上市场的销量份额高达64.5%,超过戴森三倍多;
今年618期间,追觅高速吹风机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过440%。除了国内市场,追觅还在积极开拓外国市场。
虽然不断在扩大中低端市场的份额,但国产吹风机似乎并不满足于在中低价位区间野蛮生长,它们也觊觎着戴森所占据的高端市场。
据了解,追觅就将在近期推出3000元价位左右的高速吹风机。其它品牌也有一些类似倾向。这背后既有成本逻辑,也有品牌逻辑。
成本逻辑来自于国产品牌在高速数字马达研发上投入了成本,如果定位于中低价位,在利润创造上存在难度。品牌逻辑则是希望告别中低端的定位,像戴森那样创造更多的品牌溢价,形成用户粘性。
目前,讨论国产高速吹风机是否能向戴森发起“下克上”为时尚早。况且戴森也并不弱,毕竟它已经在中高端用户中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心智。但如果看其它行业,“下克上”在中国的家电及3C史上,呈现出两种剧情走向。
一种是白色大家电。在数十年之前,国人对于国产家电也是自信心不够。买家电首选是进口,冰箱要买西门子的,电视要买索尼的,空调要买三菱的。
但如今,中国白色大家电早已崛起,不但在国内市场占据大头,在品牌上也实现了多档次定位,还收购了不少此前知名的海外品牌,进行全球化布局,这成为“下克上”的成功学故事。
一种是手机行业。中国的手机行业,一直想要对苹果的高端机市场发起挑战。这方面以华为和小米为代表。
不过由于芯片等卡脖子问题存在,华为在临门一脚时却遭突袭。小米则是有推出贵的手机,缺的是没有太多愿意掏高价购买小米的消费者。中国在手机行业的下克上方面,还难言取得了成功。
回到高速吹风机方面,目前国产高速吹风机品牌的知名度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各家也在营销上不断发力。
比如今年追觅就计划在全国加速开店,通过线下品牌露出叠加线上销售,形成品牌的能见度。
徕芬则打出技术普惠的旗帜,继续坚持走性价比路线,力求给广大普通消费者带来技术红利。此外它也注意打造自己的硬科技范。
在徕芬的品牌出圈中,2021年,徕芬吹风机品牌发布会视频在B站上火了是一个关键节点。虽然发布会场景略有些简陋,但这并不排斥它的受欢迎程度。
其成功的秘诀在于这条视频以其稀缺性以及内容之硬核,获得大量B站用户的关注。
它从吹风机的发展史讲到发动机马达转速,从气流爆发力讲到头发的毛鳞片,期间夹杂着诸多物理原理、实物讲解,还在中国科学园承建的消音室里做竞品对比实验。也正是因为这条视频,为徕芬的产品营销打开了局面。
直白则在中国女性个人护理方向死磕,在打造出吹风机品类的王牌产品后,其称还将会在其他护理电器发力。
其实戴森当初进入中国市场也不是一帆风顺。
2006年,戴森第一次进入中国,并在南京建立了电机工程基地。不过这次试水却以戴森的黯然离场告终。当时市面上常见的吸尘器一般来自日本品牌,售价在1000元左右,而戴森真空吸尘器的定价为3000-4000元。而当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16万元,戴森吸尘器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太贵了。
2012年,戴森再次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次它成功了。它本身的技术壁垒毋庸多言,还有一点是它赶上了中国人收入快速增长的红利。
现在,国产品牌也面临着红利,但可能品牌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它还需要时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