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让科研人员把精力用在创新上

颜宁: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让科研人员把精力用在创新上
2023年05月21日 13:09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要用科研人员的内驱力去激励他们的科研,因为做科研本身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当你意识到你的科研成果可以造福人类的时候,这是无比有成就感的事情。”5月20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深圳医学科学院的目标是要打通研究与临床,打通“科”与“医”,作为一个新型研究机构,希望在各个方面有所探索,打造出“科研无忧”的新机制。“

  在颜宁看来,当今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格局有个明显的特点,呈集群分布,同时呈现“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点。

  所谓,“西强东弱”是指大多数比较强的研发机构,还是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在我国,受到广泛认可的生物医药研发集群,分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北京地区,体现为“北强南弱”。

  颜宁认为,这种集群分布首先需要高端科研机构大量的人才优势,第二需要优秀的医院,才能打通从基础到临床的端到端。以深圳为例,她认为,可利用它的“双区驱动”,有可能真正做到先行示范。

  据颜宁介绍,深圳医科院针对自己的使命,提出了五项具体职能。首先深圳医科院是专项资金管理机构;其次要为政府部门提供科技政策的咨询;在未来,要有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实体研究;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基础科研与临床、产业转化结合起来。

  颜宁强调,无论是经费来源还是经费使用,她都想探索一些灵活机制,并与国家现在大的科研经费使用的方向一致,也就是信任科学家,科研经费包干制,尽量避免条条框框,真正地把科研人员的精力用在创新和科技强国上。比如,在设立医学研究专项资金的时候,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以专项资金作为指挥棒,打通科研机构和医院。

  据了解,除了政府支持的科研经费之外,深圳医科院还想再探索一个真正能够长期支持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的新机制,以基金会等模式来做。颜宁称,目前已经成立了光明致远科技基金会,希望通过慈善捐款,通过基金会运营收益,支持科研人员做高风险的研究。“因为对这类研究的支持,很多情况下公共预算上还没有办法打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凌辰

颜宁 深圳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天玛智控 688570 --
  • 05-24 航天环宇 688523 --
  • 05-24 鑫宏业 301310 --
  • 05-23 新相微 688593 --
  • 05-22 翔腾新材 001373 28.9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