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成果丰硕 走向更深更实

十年成果丰硕 走向更深更实
2023年03月09日 10:00 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和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持续提升。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

  两会期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及未来持续推进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兼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

  转变投资模式 加强学术交流

  本报记者 白波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兼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建议,“一带一路”投资模式由“主权贷款+中国建设”适度向“投建营”转变,加强“一带一路”专门人才培养。

  “当今国际背景下,回头看‘一带一路’走过的十年,可以充分证明这一倡议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以中欧贸易为例,去年,中欧班列货值在中欧贸易中所占比重已达9%以上。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最主要的目的,它的重要基础就是设施联通,也包括政策沟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张水波指出,在“一带一路”的“五通”之中,设施联通无疑是重中之重,“没有设施联通,其他无从谈起。”

  蒙内铁路,比雷埃夫斯港,帕德玛大桥……一个个气势恢弘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像一颗颗珍珠点缀着“一带一路”。张水波说,这些大型基建项目之所以能够在全球遍地开花,首先得益于中国独一无二的巨大产能优势。这些基建项目的成功建设运营,也将为“一带一路”倡议起到鲜明的示范作用。

  在促进共建“一带一路”提质增效方面,张水波建议,“一带一路”已经取得巨大成绩,当前应以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共建国家具体情况为参考,适当转变“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对外投资的模式,从早期“主权贷款+中国建设”模式适度向“投建营”模式转变,即集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于一体,全寿命期全产业链项目的运作模式。张水波指出,“投建营”模式首先解决了共建国家的资金问题,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佳,这样做有助于使中方尽可能规避与债务相关的问题。其次,能够推动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把资金真正用到可行项目上。第三,由中方负责运营,也将使中方在项目投入使用后获得更多主动权,尽可能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张水波也呼吁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更多专门人才。他坦言,“一带一路”迎来十周年,但国内仍罕有高校开设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相关的课程。他认为,高校应在有关专业课程中多加入与“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的知识,加大力度培养国际工程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和国际工程咨询等领域的人才,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注入更多强劲活力。

  今年全国两会,长期活跃在“一带一路”研究前沿领域的张水波,带来了《关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学术交流的建议》。他提出,我国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我国学者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学者展开学术交流,开展更广泛和实质性的联合研究;鼓励我国学者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学者进行互访;提供资金等方面支持,鼓励举办“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高端学术论坛,发布联合研究成果;鼓励我国学者发起成立以深化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学者联盟,推动学术交流活动常态化和实质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

  抓住发展机遇 深耕海外市场

  本报记者 颉亚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为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伟大倡议的提出和实践,为我们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更多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张晓仑介绍,作为中央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国机集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与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机集团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重点研究并抢抓沿线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市场机会,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外园区开发建设、能源资源合作、产业投资等方面,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推动重型装备、农林机械、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绿色新兴产业装备出口,不断在海外市场取得新的突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国机集团参与其中,海外朋友圈越来越大,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持续造福当地民生。”

  目前,国机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已完工或正在执行的项目883个,合同金额810亿美元,涉及市政、能源、环保、水利、房建、工业建设、石化、交通等多个领域。“其中中白工业园是中国在海外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经贸合作区,被誉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被印在斯里兰卡中央银行发行的100卢比新钞正面,成为其繁荣、发展的象征;巴基斯坦塔尔煤电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等等。”张晓仑说起集团实施的“一带一路”项目来如数家珍。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张晓仑表示,国机集团将抓住我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实施几大项目为“一带一路”十周年献礼: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中白工业园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中白工业园建设运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全球最大的单体太阳能电站——阿联酋艾尔达芙拉PV2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建设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实现对柬埔寨达岱河流域的梯级开发;推进2025年塔什干第四届夏季亚洲青年运动会和第五届亚洲残疾人青年运动会现代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规模大、规格高的青年运动综合性赛事主办场地。

  展望未来,张晓仑说,国机集团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做好“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巩固集团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优势,以点带面,推动规则标准“走出去”;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优势资源,强化协同共享,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国机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

  打造升级版 再创新辉煌

  本报记者 丰家卫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也为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了“中国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表示,中国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与国家大政方针同频共振,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拥护者、积极践行者,更是重要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在“一带一路”多个领域创造了多项“第一”“首创”。

  “中交集团是全球基建领域领军者,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王彤宙介绍,中交集团在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投资项目超过3000个,修建公路铁路里程超过18000公里,打造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柬埔寨金港高速、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标志性项目,一系列“连心桥、致富路、发展港、幸福城”为全球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以参建肯尼亚蒙内铁路为例,中交集团发挥独特优势,引领“中国管理、中国装备、中国标准”全方位“走出去”。东起肯尼亚东部港口蒙巴萨,西至首都内罗毕,正线全长472公里的蒙内铁路,曾获评ENR“全球最佳铁路项目奖”,被外媒评价为“世界最值得体验的13条铁路旅行线路之一”。蒙内铁路开通运营5年来,累计发送旅客930万人次,发送货物2350万吨,成为肯尼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生动实践。

  王彤宙表示,党的二十大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描绘了新蓝图,新时代新征程,要准确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机遇,增强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的紧迫感,汇聚合力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创新辉煌。

  王彤宙提出了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的四项具体举措:一是推动理念升级,从“硬联通”为主向“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并举升级,从“重当前”向“利长远”升级,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惠民工程,与所在国人民、企业共享成果;二是推动模式升级,从“单一项目”向“多个项目群联动”升级,从“施工建设”为主向“一体化实施”升级,从“点状参与”向“区域规划”牵引一揽子实施升级,将基础设施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结合,为解决属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惠民生问题提供可行方案,实现“一带一路”造福全球的初衷;三是推动绿色升级,加速推进境外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助力基础设施全产业链绿色升级,加强工程建造和运营维护阶段设施设备的绿色集约利用,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升级;四是推动安全升级,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一带一路”安全升级迫在眉睫,要锻造合规经营长效机制,有效应对国际化经营环境的新挑战,提升危机研判处置能力,及早谋划部署有效有力的应对方案和处置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拓展旅游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

  本报记者 吴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带一路”,旅游先行。十年来,“一带一路”旅游取得了三方面突破性发展:首先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进一步加强了彼此间的了解,第二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游客往来出现了倍增,此外,沿线国家的游客满意度大幅度增长,好感度进一步增强。“这为民心相通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戴斌说。

  在戴斌看来,由于地缘相近,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由于高层互访带动了国家之间的信任,中国游客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量不断增长。2019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超过6000万人次,沿线国家来华人数38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9%;中国公民首站出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数为53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9.8%。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华为、小米手机,深受沿线国家人民喜爱,成为沿线国家游客来中国旅行购物的首选。”戴斌说。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在中国的入出境旅游市场和国际交流合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戴斌表示,新冠疫情对全球旅游市场造成严重冲击,但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中国正在有序开放沿线国家的旅游业务和机票+酒店业务。从首批开放的20个国家来看,基本上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下一步随着沿线国家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加安全、更有品质的旅游服务,相信这些国家在中国的出境旅游目的地所占比重和市场份额一定会不断增长。”

  就进一步拓展与沿线国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戴斌建议:首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旅游对促进民心相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更多的沿线国家人民自由往来,领略彼此国家的文化之美,特别是了解彼此当下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没有对当代生活的了解,国家之间的关系、产业的合作都容易落空。”其次,要把双边机制和多边机制结合起来。不仅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还要和亚信、上合、金砖等多边机制进行有机有效互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往来游客在目的地享受更好的服务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三,扩大旅游交流,深化产业合作需要从细节抓起。比如中国游客去沿线国家时,能不能提供更多面向中国游客需求的服务?比如中文接待环境、中餐、中文导游等需要加强,否则大家出去还是不方便。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入境旅游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旅游的便利度和效率。

  “总之,让沿线国家的人民能够平等地对话、自由地往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戴斌强调,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过程中,中国正在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吸引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人民来中国旅游、旅居以及从事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深化农业科技合作 帮助解决粮食问题

  本报记者 白波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长期参与“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他表示,“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对推动各国农业发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面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引发的粮食危机,要因地制宜,推广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习惯的好品种,真正帮助合作国家解决问题。

  赵皖平说,新时期,大部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仍未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贫困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技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推广中国扶贫脱贫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其次,推动农业领域人才、知识、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可有效推进各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科技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第三,农业科技合作能提升各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农地生产效率,对推动各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202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1.57万亿元,增长10.8%,占进口总值的8.7%。赵皖平说,虽然目前我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基本满足国民需求,但粮食供给侧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大豆存在极大国内供需缺口,高度依赖进口。较高的进口集中度,增加了我国大豆贸易的风险。他建议,通过各国大豆贸易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TCI(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测算,可发现具备大豆贸易潜力的合作伙伴,与其展开积极合作,扩大我国大豆种植与储备,分散当前大豆贸易集中度过高的风险。

  赵皖平所在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在对外农业科技合作领域成果卓著。2009年,安徽省农科院专家作为中国农业部派出的援助安哥拉高级农业专家组成员,将安徽旱稻品种“绿旱一号”带到了非洲的安哥拉,显著提高了当地的水稻生产技术。目前,安哥拉首都罗安达每年都种植万亩“绿旱一号”,产量较当地品种高出10倍。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不单纯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导致减产,粮食金融化、能源化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更为复杂的世界经济政治因素叠加,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赵皖平表示,中国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粮食作物育种的科学家队伍,育成了适宜各种生态条件的新品种,并研发了配套技术。中国科学家可以根据“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的生态条件,向他们提供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稳定产量。

  “真正解决问题,要使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适应当地耕作习惯的好品种。什么是好品种?就是不需进行土地平整,也不需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直接进行旱直播,依靠自然降雨就能收获较高产量的品种。”赵皖平说,安徽省农科院多年来瞄准“抗旱、抗倒、宜直播”的非洲需要的品种开展攻关,已在安哥拉、津巴布韦、喀麦隆、刚果布等多国和亚洲的柬埔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试种成功。“我们将以‘抗旱傻瓜稻’为新的发力点,与各国加强农业技术合作。”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7 海通发展 603162 37.25
  • 03-17 苏能股份 600925 6.18
  • 03-16 联合水务 603291 5.86
  • 03-13 安达科技 830809 --
  • 03-10 宿迁联盛 603065 12.8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