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政协报
本报讯(记者 王硕)日前,国家林草局在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以上,增加蓄积7000万立方米以上。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木材年均缺口达1亿立方米以上,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进口原木超过全球贸易量的1/3。2012年,我国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至2022年,建设范围涉及全国29个省(区、市)、六大森工(林业)集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通过十年的建设,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十年来,我国累计落实建设资金1400多亿元,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工程建设区总蓄积增长2.7亿立方米,累计产出木材约1.5亿立方米。
各地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大力发展林木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十年间提供就业岗位总数超过360万个,加工企业达2700多家,木材产出收入超过了1500亿元,相关绿色产业收入近100亿元。
更为突出的是,相关金融创新取得积极成果。七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已为相关省(区、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授信3200多亿元,累计发放金融贷款1100多亿元。同时,各地积极探索统贷主体林权抵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途径,形成了“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国家储备林融资框架。
张利明表示,下一阶段将以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新型产权模式和经营模式为重要途径,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高质量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