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路的“天花板”

打破思路的“天花板”
2023年02月01日 05:57 媒体滚动

转自:天津日报

  在互联互通的时代,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是避不开的关键词,是激活产业动能的一把钥匙。

  “融合”的意义,蕴藏在鲜活的发展实践中。不久前,天津赛象科技成功入选天津市第四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赛象科技以“定制化生产”为杀手锏发力海外市场,全程跟踪客户需求,研发出一款能够满足二十多种轮胎柔性生产需求的设备,同时,一整套售后服务让客户远程查看设备的调试、运行情况……“制造+服务”的融合模式让赛象科技在市场缩水的大背景下成功“突围”。

  产业融合,融出了效益,也融出了活力。随着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各个产业单打独斗已经难以满足市场新需求。经济学中有个“微笑曲线”理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服务、设计等环节更多体现在两端,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这意味着,制造业只有积极向曲线上的两端延伸,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换句话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犹如两股优势力量相向而行,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带来的不仅是质量的改善、效率的提升,还有新产业的涌现、新动能的激发。

  把视线拉长,产业融合也意味着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力。譬如,对于农业发展而言,以第一产业为基础,“接二连三”,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动能就会更足。

  融合,要有新思路。向产业融合要效益、要活力,就要勇于打破发展思路的“天花板”,突破产业界限,把产业链拉长,拉出更多发展空间。如今,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正展开积极探索,或发展个性化定制、工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或打造“产品销售+售后维保”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乡村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或打造“早上在田里,晚上到餐桌”集产销一体的供应体,或打造农旅融合特色小镇……发展不是某一产业的“单兵突进”,而是“集成作战”。跳出旧框框,有了新思路,多点求突破,就会有新模式、新业态、新活力。

  产业间的同频共振,离不开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产业融合深不深、优不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清除阻碍发展的拦路虎,能不能激发融合的积极性创造性。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与政策激励,是产业融合的催化剂。坚持向改革要活力,着力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一种向好的产业生态,产业发展的质变自然水到渠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7 坤泰股份 001260 --
  • 02-07 扬州金泉 603307 31.04
  • 02-06 利尔达 832149 5
  • 02-06 中润光学 688307 --
  • 02-02 驰诚股份 834407 5.8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