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年7月20日出生于博洛尼亚,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2022年7月8日,展览“乔治·莫兰迪”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开幕,展出莫兰迪的51件作品,包含39件油画作品、6件原创版画、4件水彩作品以及2件素描作品,横跨其近50年创作生涯。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特整理并介绍此次“乔治·莫兰迪”展的精选作品。
纵观莫兰迪的艺术创作,其绘画主题仅限定在静物和少量风景。他毕生醉心于在卧室中摆布瓶瓶罐罐的位置关系,在画布上精心营造色调明暗。而他留下的风景画,全部是在工作室里对着窗户绘就的。
而在莫兰迪艺术创作的早期,塞尚、未来主义、立体主义,乃至基里科的形而上画派,都曾对其产生影响。
在展厅中,一幅作品似乎和印象中莫兰迪的绘画特征有着显著的差别。凌历的线条,深邃的色调,快节奏的物体形态,让人感受到一股神秘粗犷的气息。这幅创作于1914年的静物画是莫兰迪早期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彼时的他刚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毕业,正处于探索个人创作风格的时期。在转移了对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兴趣之后,他开始了新的探索方向。
在这幅静物中,你既能从中看到立体主义鼻祖毕加索的影子,也能够看到未来主义绘画先驱波丘尼的痕迹。画面中的物体在交织的块面堆积中宛如一曲热烈的交响曲,而艺术家试图将空气,光和声音转化为形体;中性且平衡的色调让人失去了对物体本身的判断,从而以多维的方式将静物在不同空间的形态展示在了同一个空间里。在这幅画里,你也许还能感受到抽象与具象的同步结合,深入表现的那种力量、运动和空间之美。
上图这组静物画是莫兰迪在30年代前后最常创作的红棕色系的静物作品之一。此时的莫兰迪对物体的刻画已经完全从过去的任何画派中跳脱出来,回到了一条不属于任何艺术群体的绘画之路。
仔细观察这组静物,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桌面上的陶罐,酒瓶和一切器皿似乎都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土,背景的黄和深褐色的桌面让人恍惚间来到了某个历经数年,尘封已久的房间里。所有的物件看起来都是那么宁静、朦胧,就像是穿越了几个世纪的中世纪壁画,散发着岁月的沉淀。
正如意大利这座历史悠久的国度一样,莫兰迪在此期间也深受乔托,马萨乔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巨匠影响。那些中世纪时期的油画、壁画,因为受到技术和绘画材料的影响,加上长时间的久经风霜,都呈现出一种灰蒙蒙的调子,看起来不那么鲜亮,却多了一份古典和圣洁的气息。莫兰迪正是在色彩上提取了古典主义的这份独特的“灰调”。在调制色彩时,他会有意地朝颜料中掺入灰尘、油漆等材质,也会模仿意大利壁画的创作方式,将不同天然粘土颜料混合,调制出独一无二的“莫兰迪色”。在中后期,莫兰迪绘画中的用色越发清冷,朦胧。这些微妙迷人的色彩,如今也被运用到了包括时尚,设计,电影等诸多的领域中。
早在1912年,莫兰迪就开始了蚀刻版画的创作实验。在1930一1956年间的二十余年间,莫兰迪都在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雕版与蚀刻专业执教,负责传授铜版技法。
在这幅创作于1924年的作品中,莫兰迪开始着重刻画单个的物体在空间里的形态。他的线条是细腻却又具有力量的,瓶中的鲜花没有细致地刻画,而是着重于整体的块面和光线的明暗。花瓶的造型与古罗马时期的多立克柱式有相似之处,画面整体流露着宛如建筑物一般的庄重与静谧。
如果说黑白世界里的这条白色的小路是通往心灵的密道,那么这幅灰色调的小路,则像是隐遁了时间的诗意梦境。在这幅作品中,灰蓝的天空仿佛是夜晚即将来临的前奏,树木房屋失去了阴影,小路的尽头也被封住。
比起版画《白色的路》,这幅写生作品是八年之后创作的。那种无人之境的朦胧和克制感愈发显现。如果说创作早期,因为受到立体主义和印象派的影响,莫兰迪在塑造物体时,依然会用阴影、虚实和轮廓线等相对传统的方式进行表达,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逐渐改变了绘画方式,转而以物体产生的形态、重叠、切割和在空间里的合理布局进行再塑造。这样的转变让他的绘画显得纯粹、自然,有着从内向外的生命力。我们看莫兰迪的画,不可意会,只能通过长久地注视,留下感受本身。
莫兰迪的绘画主题和对象始终如一。二战之后,莫兰迪的画面愈发简洁,集中于寥寥几种组合形式,以及极简单而连续的变体。他的每一幅新的创作,不仅可视为一幅单独的作品,同样随着时间演进不断发展变化的艺术探索,似乎无意于为自己赢得什么声名。在先锋艺术大行其道的时代,他的艺术探索和时代似乎并不明显关联。他静物画中严谨的形式,批评家和艺术史学家Francesco Arcangeli称之为“一个给定的组合主题的变奏”,与之相伴,是沉静的环境。这种关于色彩、色调深刻的变调,在他的花卉作品中更为明显。
诗人雅各泰曾这样描述莫兰迪的色彩:“仿佛是冬日,木头与雪的颜色。”
在这幅画中,我们更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氛围。温暖,素雅的灰黄背景中,静物被安放在画面中间。宛如田野里的一抹草堆,带着宁静祥和的隐忍与温润。越是简单,越是平凡的事物,就越能从多余的诠释中获得解放。
这幅作品创作于1949年,那一年他即将迎来花甲之年。在与静物为伴的大半个人生里,莫兰迪一直孤身一人。他和他的画一样,会让我们想到老农,想到僧侣,想到那些能够在闹市和喧嚣中独守内心的智者。看着画中的物品,仿佛被给予一种笃定的力量,它让我们能够相信,向内看,方能变得富足;安顿自己,才能够看到黎明前的光亮。
和过去的静物作品相比,此时的莫兰迪开始逐渐减少桌上的物品,更注重少量容器的组合搭配,容器之间的关系变得小而紧,它们大多靠在桌面的边缘处,构建出一套规整和谐的秩序感。色彩上更加纯粹自然,画面极为统一,在钝感的物体形态中塑造出了一种丰盈微妙,朴素简约的绘画语言。
1956年,莫兰迪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退休,前往郊区的房子里长久地定居。和许多艺术家不同的是,莫兰迪晚期的绘画作品到达了一定的高峰,在后期短短的八年中,他完成了一生画作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此时,他的绘画语言也得到了极大的提炼和上升。
这幅创作于1960年的作品是其晚期作品之一。我们可以看到静物的造型日趋简化成几何状,形态的轮廓与空间关系也更加模糊,前后关系自然地融合,灰色调的使用也趋于最大化。莫兰迪曾解释,他希望表现物象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以及内在的结构,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同时也缔造出一个新的空间。仔细看画面中静物之间的边缘线,你会发现它们似乎彼此渗透,又有着微妙的变化。这也使得他的画面看似简约,实则充满丰富的戏剧效果,既真实又抽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早期的西方艺术中,学院派艺术家对于物体的透视和关系是极为重视的,但莫兰迪突破了这层禁忌,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将自己和器物融为一体,以自己的眼睛,作为衡量物体的标尺,用理性的,充满秩序的画面还原了事物本身的模样。
(本文相关资料来自上海久事美术馆及“随艺声游”。)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