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断舍离”而显著改善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上海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
数年如一日,光明大厦楼顶的摄像头,每15分钟一次,记录下黄浦江对岸陆家嘴一角的实况。翻看这些年积累的十几万张照片,明显感到上海空气质量的进步。
2021年,上海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降低35.7%。
2021年,上海有335天空气质量为优良,比2016年多59天;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首次超过90%,达到91.8%。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稀薄”,让上海变得十分“通透”,饱含水汽的清新空气往往会“画”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水晶天”。
近五年,“水晶天”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上海人的朋友圈里,成为上海不遗余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写照。
补齐短板完善机制
衡量生态环境好不好,要看鸟往哪里飞、鱼往哪儿游。
小区解封后,观鸟爱好者江康第一时间奔赴经三河畔的观鸟亭,端着相机寻找“老友”——30多种受环境吸引而来“观光”或定居的鸟类。
这条2678米的生态型景观河道如今是专业圈内颇负盛名的观鸟点,入选了2021年的上海“最美河道”。
只有周边居民才知道经三河曾经的“面目”。7年前,经环境部门监测,其水质为轻度污染,纳入全市“百条小河”河道综合整治范畴。
近几年,经三河充分听取两岸居民“尊重原有生态”的建议,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河道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翻新和提升。沿河的生态走廊“一道两用”,既让游人享受自然野趣,也用水洼、水溪、生态驳岸等为各种生物生息繁衍创造空间。
经三河的蜕变,是上海河道治理的缩影。上海在2018年全面消除黑臭河道,在2020年基本消除了劣五类水体,在2021年全面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16年,上海主要河湖断面中,仍有34%的水质为劣五类,仅有16.2%的水质达到二类至三类。5年后,上海已无劣五类断面,80.6%的水质达到二类至三类。
治理成效背后,是上海近五年在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常态长效机制上的不懈努力。
“十三五”期间,上海完成31座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和17座污水厂新扩建工程,净增污水处理规模70.65万立方米/日,总处理能力达到840万立方米/日;石洞口、竹园、白龙港三大污泥处理处置扩建工程全面完成,污泥处置设施规模突破1000吨干污泥/日。
“十三五”期间,上海还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集中处理能力1.69万吨/日,无害化处理总能力达到4.2万吨/日,危废焚烧规模达35万吨/年以上,医废焚烧处置规模达10万吨/年以上。
进入新时代,“河长制”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
2017年,上海发布《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明确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市、区、街镇三级河长体系,让上海的河、湖都有河长认领。同年,上海开拓治水思路,让民间河长和志愿者成为河道消除污染的中坚力量。
晨霭中,年过古稀的村民河长张汉培绕着河岸散步。他身旁虹桥26号河底的垃圾和淤泥,是他和村里其他老伙计2018年冬天一起下河,一担担挑出来的。“河道干净了,村里就会更有人气。”老张感慨地说,要给后代留下一个好环境,让村里的晚生后辈都能喜爱、思念这里。
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上海较早直面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和日益趋紧的土地人口环境硬约束。所以,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生产生活方式必须转型升级。
去年国庆假期前夕,脱胎于金山二工区的“临港碳谷绿湾”亮相,透露已储备34个重点项目,集中布局高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预计年产出222.4亿元。把“按吨卖”的化工产品变成“按克卖”,开发建设逾20年的老牌园区华丽蝶变,令业内刮目相看。
这份成绩,是长期坚守生态环境底线结出的硕果。
2015年,上海启动金山地区三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金山二工区被纳入整治范围,当年就淘汰17家存量企业,产值下降12%。此后,金山二工区连续几年“闭门谢客”,坚定推进环境整治,累计清退一半以上的企业。
一番卧薪尝胆,园区各主要经济指标不降反增,2020年已投产企业亩均产值和税收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70%和80%。
放眼全市,上海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产业结构偏重、能源过度依赖石化燃料、运输较多依赖公路运输等。多管齐下,近五年,上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0%。
在大气治理方面,上海近年来全力摆脱能源领域的“恋煤情结”。2017年,上海基本完成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调整。除公用燃煤电厂和钢铁窑炉外,全市基本实现无燃煤。2020年,上海强化能源和煤炭总量双控,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到31%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增至17.6%。
移动源对空气污染的贡献日益突出,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上海对国三柴油货车实施限行,对提前报废车辆实施补贴。全市柴油货车中国三车占比从2019年底的31%降至2021年末的9%。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近三年,上海2400多万人对一项“新时尚”情有独钟。
2021年12月30日早晨,阳光苑居民杨取英一如往常,拎着前夜打包好的垃圾走向定时投放点,这里的垃圾在“四分类”基础上实现了“六分类”:湿垃圾分为“餐前未烹饪”和“餐后已烹饪”,废弃纺织物从可回收物里单列出来,定时定点投放、收集。
大多居民能坚持垃圾分类,原因在于“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做的意义——废弃蔬果花草作为“餐前未烹饪垃圾”,在降解机内变成有机介质,“反哺”小区公共绿地、窗阳台,减重的“餐后已烹饪的垃圾”减轻末端处置压力,高效变成绿电,同样“反哺”居民。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两年后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上海湿垃圾收运量达11290吨/日,可回收物回收量达7550吨/日,有害垃圾收运量达2.26吨/日,相比两年前分别增加了64.8%、89.6%、7.4倍;干垃圾处置量为15978吨/日,减少了17.5%。
四类生活垃圾“三增一减”的趋势,是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成熟完善的有力证明。截至2021年底,全市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均稳定在95%。
生态环境是竞争力
哪里有好环境,哪里有好风景,哪里就有新经济。近五年,上海始终将生态环境视作核心竞争力。
2021年10月14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期间,金山区漕泾镇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如今,多利升西瓜、罗氏沼虾、乌鳢等特色农产品成为漕泾镇的“门面”。现代绿色农业还带动农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民宿、乡村旅游等周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目光投向定位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更能深切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真谛。
始终把保护好、修复好、建设好生态作为重中之重,坚决不搞大开发——这是崇明的定力。
目前,崇明岛森林资源和滩涂资源大幅跃升,生态资源面积约占全市30%;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约占全市80%,大气净化、固碳释氧、缓解热岛等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超过全市总量的50%。
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必经之地,崇明本岛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水鸟物种数已有11种。
每年年底的上海,一年一度的大型演出“天鹅湖”如期而至。
2021年最新“演出季”,“演员”阵容达到近年来最强——根据当年11月的调查数据,上海所有水鸟调查点共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1161只。其中,作为“主舞台”的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844只。
今年,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明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崇明东滩有可能成为上海首个世界遗产。
有了优厚的生态环境,崇明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现代绿色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等生态产业风生水起。去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崇明成功举办,溢出效应为崇明民宿带来新机,截至目前已开业近千家。
近年来崇明全区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已增至6万亩。今年初,崇明大米的市场定价在3.5元/斤左右,比普通大米高20%以上,通过电商平台,崇明大米已行销至全国300多座城市。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牺牲眼前暂时的快速增长,换来的将是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和未来更大的发展潜力。
2021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向全市人民送上一份生态大礼——历经4年建设,世博文化公园北区率先向公众揭开面纱。
经测算,这片土地如果用于商业开发,纯土地收入就可超1000亿元。但上海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秉持更新的理念和更高的思想境界,牢牢守住中心城区这一整块“大衣料子”,将其打造成开放共享的高品质生态空间,回应人民群众对市中心大公园的期盼。
同样令人赞叹的还有“一江一河”。2017年12月31日,黄浦江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2020年末,苏州河42公里滨水岸线也基本贯通开放,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2021年,上海宣布“十四五”期间将实施“千园工程”,使公园跃升至1000座以上,并用15年,以外环绿带为骨架,打造环城生态公园带……一幅生态之城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通过“断舍离”而显著改善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上海扩大开放的重要软实力。
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正以每年8000户至9000户的速度稳步增长。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已吸引9.8万户外商投资企业落户,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46户,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聚的地区。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